兰若春晴夜,横空片月新。
诸天澄素影,初地绝轻尘。
丧乱长为客,婵娟故恼人。
青山归去好,莫遣鬓如银。
【注释】
兰若:梵语的音译,意为精舍或寺庙。
丧乱:指战乱或动乱。
婵娟:月亮的光华,也比喻女子的容貌。
青山归去好,莫遣鬓如银——青山是归隐的好地方,不要像头发那样白。
赏析:
开元寺对月怀归
兰若春晴夜,横空片月新。诸天澄素影,初地绝轻尘。
“兰若”本意指山林中的佛塔寺院,这里指开元寺;“春晴夜”点出时间地点,为全诗定下基调;“横空”描绘月亮在夜空中的状态,形象生动;“诸天”和“初地”都是佛教用语,分别指天空和大地,此处借代天地,表现月光的广阔无垠;“素影”形容月光皎洁明亮,映照万物,“初地”则指大地,两者都突出了月光的纯净和明亮。
丧乱长为客,婵娟故恼人。
“丧乱”指社会动荡不安,人们四处流离失所,成为流浪者;“长为客”则表示这种状态的长期性;“婵娟”指月亮,此处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与“丧乱”相对照,更凸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故恼人”即因此感到烦恼不安,进一步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凄凉。
青山归去好,莫遣鬓如银。
“青山归去好”暗指作者渴望归隐山林,过上宁静的生活;“莫遣鬓如银”则是说不要让自己过早地变老,失去了青春的光彩,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这首诗通过描绘月亮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岁月无情的感慨。同时,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语言优美流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性。
这首诗以月亮为线索,从自然景观入手,逐渐引入诗人的内心世界,展现了他对和平安宁生活的渴望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通过对月亮的描写,诗人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心境,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歌所要传达的信息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