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厌流苏艳,还将茧素裁。
连床堪染翰,卷幔欲妆梅。
匹练分云出,罗纹带月开。
个中人似玉,曾否梦阳台。
【注释】
纸帐:用纸糊的帐子。流苏艳:指装饰华丽的帐子上的流苏。茧素裁:以茧丝为原料裁制的衣服。连床:与妻子同睡一张床。卷幔:卷起窗帘。妆梅:用梅花点缀。个中人似玉:形容人的美如白玉。阳台:传说中男女幽会的地方,这里指代女子。曾:过去。梦阳台:梦见过阳台。
【译文】
我岂是厌弃那华丽装饰的床帷,还是喜欢用丝麻织成的帐子呢?
连床一起睡觉,更可挥笔写文章;卷起窗帘,准备迎接春宵一刻。
像匹练般洁白的云彩从天边出现,月色下纱纹带状的云朵透出光亮。
你是个美人,过去是否曾经梦见过阳台呢?
【赏析】
这是一首闺情诗。诗人在描绘自己与妻子同寝一张床上的情景,抒发了作者对妻子的爱慕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美好爱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首句“岂厌流苏艳”中的“流苏”即帘帷上下垂的彩色丝穗,是古代妇女所喜爱的装饰物。诗人说:“岂厌”,即不嫌,不讨厌的意思。“流苏艳”即流苏的艳丽,指华美的帐帷。“还将茧素裁”中的“茧素”指蚕丝做成的素色绸衣,诗人说:“还将”,即还要、再拿。“茧素裁”意即再穿用蚕丝做成的素色绸衣。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朴素自然的丝绸衣服的喜爱。
次句“连床堪染翰”中的“连床”即并床之意。“染翰”指磨墨写字。“卷幔欲妆梅”中的“卷幔”即展开帘子。“妆梅”指用梅花来点缀。诗人说:“堪”,可以,能够的意思。“连床堪染翰”,意即夫妻俩同床共枕,共同写作或读书。“卷幔欲妆梅”意即展开帘子,准备迎接美好的时光。“妆梅”,意即用梅花点缀窗前,增添居室的温馨和浪漫气息。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第三句“匹练分云出,罗纹带月开”中的“匹练”即一匹绸缎,比喻色彩绚丽多彩的云霞。“分云出”即像云彩一样飘散出来。“罗纹”指罗织花纹的绸缎。“带月开”意即像月牙儿一样张开。“匹练”、“分云”、“带月”,都是形容美丽的景象。“罗纹”与“带月”相对应,都是用来描写美丽的服饰。这几句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后四句“个中人似玉,曾否梦阳台”中的“个中人”意即其中的人,指自己和妻子。“玉”指美女,这里代指妻子。“阳台”指男女幽会之处。《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中有“玉绳何皎洁,明月出云端”之句,可见《迢迢牵牛星》是借用“阳台”这一典故来表达思念之情的。“曾否梦阳台”意为是否曾经梦见过阳台,这里的“阳台”指的是男女幽会之地,也就是古代诗词中常常提到的“相思楼”。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妻子深深的眷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