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丝逢令节,仙篆表灵符。
五木精初聚,千门祟已逋。
采莲喧竞渡,斗草艳当垆。
别有潇湘意,临流吊左徒。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午日分赋得桃印符
彩丝逢令节,仙篆表灵符。
五木精初聚,千门祟已逋。
采莲喧竞渡,斗草艳当垆。
别有潇湘意,临流吊左徒。
译文:
在端午这个特殊的日子,我们被分到了一个桃子印的符,这象征着吉祥和健康。
五彩的丝带代表着节日的开始,而仙家的篆书则表明了这份符的神奇力量。
五木之气已经聚集,千家万户的邪气已经被驱散。
人们忙着采莲,争先恐后地渡过河流,斗草的人们也纷纷来到酒垆前。
除了这些,我们还能感受到一种来自潇湘的诗意,仿佛是屈原在河边悼念他的朋友和弟子们。
注释:
- 午日:农历五月五日,也是端午节。
- 彩丝逢令节:彩丝,指五彩的丝线,这里指用彩丝制成的符。逢令节,意味着在这特殊的日子里使用。
- 仙篆:指神仙所刻的字。
- 五木:五行中的木元素,通常与春天相关。
- 千门:指千家万户。
- 斗草:古代的一种游戏,将花草放在手中互相碰撞,看谁的花更鲜艳。
- 当垆:古时卖酒的地方叫垆,这里指代酒垆。
- 潇湘:地名,这里可能是指屈原的家乡,也可能是指一种潇洒、清凉的感觉。
- 左徒:古代的官名,这里可能是指屈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热闹而神秘的端午节场景。诗中通过五彩丝线和神仙篆章的象征意义,表达了对吉祥和健康的祈愿。同时,诗人也通过描绘人们的各种活动,如采莲、斗草、过河等,展现了端午节的欢乐气氛。此外,诗中还融入了历史和文化的元素,如提到屈原、潇湘等地名,增强了诗歌的时代感和文化内涵。整体上,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端午节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