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探沧海,尼珠得比丘。
年虽过牧豕,心已老盟鸥。
纨扇堪题咏,酒杯但拍浮。
斋心浑不染,剥啄厌相求。

我们来看第一句:“何必探沧海,尼珠得比丘。”

这句诗的意思是:为什么一定要去探索广袤的大海呢?难道在尼珠岛上就能找到像比丘那样的隐士吗?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山林的向往和追求。

注释:

  • 何须:不必,没有必要。
  • 探沧海:指探索广阔的海洋。
  • 尼珠岛:位于印度南部,是佛教圣地之一。
  • 比丘:梵语“bhikkhu”的汉语音译,意为出家修行的人,此处指隐居山林的隐士。

接下来看第二句:“年虽过牧豕,心已老盟鸥。”

这句诗的意思是:虽然已经过了多年养猪的生活,但我的心却像老年的鸥鸟一样不再浮躁,保持平静。

注释:

  • 过牧豕:指从事养猪这样的职业。
  • 心已老盟鸥:形容心境如老鹰般宁静,不再为尘世所累。

再看第三句:“纨扇堪题咏,酒杯但拍浮。”

这句诗的意思是:用白绢制成的扇子,可以在上面题写诗文;酒杯则可以用来拍打水面,享受轻松的时光。

注释:

  • 纨扇:用白绢制成的扇子。
  • 题咏:题写诗文。
  • 拍浮:拍打水面,泛舟水中游玩。

然后是第四句:“斋心浑不染,剥啄厌相求。”

这句诗的意思是:我内心清净,不受外界干扰,敲门打扰我的人也让我感到厌烦。

注释:

  • 斋心:内心的清净状态。
  • 浑不染:完全没有被外界事物所影响。
  • 剥啄:敲门声。
  • 厌相求:对打扰自己的人表示厌烦。

尾句:“赏析:此诗通过对比出海的浩瀚与山中避暑的恬静,以及隐居生活的平淡与世俗生活的纷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闲适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同时也表达了他内心的宁静和超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