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君声望起云霄,高隼抟风健翮遥。
庾岭行春曾露冕,钱塘系缆正观潮。
月明海国鸿初度,秋到江城柳未凋。
若向西湖探胜迹,孤山猿鹤为谁招。
【注释】
使君:对地方长官的尊称。
庾岭行春曾露冕,钱塘系缆正观潮:庾岭,山名,位于江西省。行春,指春天出行视察农情或民情。露冕,指戴官帽。钱塘,即今杭州,系缆,系船。观潮,观赏钱塘江大潮。
月明海国鸿初度,秋到江城柳未凋:月明,月光明亮,海国,指浙江沿海地区,鸿初度,大雁初飞时。
若向西湖探胜迹,孤山猿鹤为谁招:西湖风景优美,有很多名胜古迹,孤山是其中一处著名的景点,猿与鹤都是自由自在的动物,常被用来比喻隐居山林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中通过写陈守巽赴任浙江总督时的盛况及离别之情,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深情厚谊和美好祝愿。
首联先点出陈守巽去浙的盛况,“使君”一词是古代对地方长官的敬称,“声望起云霄”,意指他的名声很高。接着以“高隼抟风健翮遥”来形容他如鹰击长空、矫健有力,展翅高飞。这两句不仅描绘了陈守巽的形象,也寄托了送别友人的情感。
颔联“庾岭行春曾露冕,钱塘系缆正观潮”则进一步描绘了陈守巽去浙上任的情景。庾岭位于江西境内,而钱塘则是浙江的门户。诗人描绘了陈守巽在庾岭巡视春景、在钱塘观潮的景象,既展现了陈守巽的才华与风度,也体现了他对浙江的重视与期待。
颈联“月明海国鸿初度,秋到江城柳未凋”则是从自然景物的变化来写陈守巽赴浙上任的盛况。月明如洗,海面上的大雁开始南飞;秋天到来,江城的杨柳尚未凋落。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图,也寓意着陈守巽在新的岗位上将会取得辉煌的成就。
尾联“若向西湖探胜迹,孤山猿鹤为谁招”则是诗人对陈守巽的美好祝愿。西湖是中国著名的游览胜地,有许多名胜古迹。诗人希望陈守巽能够像欣赏西湖美景一样,发现并珍惜身边的一切美好事物。同时,他也表达了对陈守巽的关心和祝福,希望他能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取得更大的成就。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既描绘了陈守巽赴任浙江总督的情景,也表达了送别友人的深厚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