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披裘惯负薪,居然沧海一穷鳞。
若非芳佩贻公子,谁见绨袍恋故人。
万里扶摇鹏击水,九衢蹀躞马飞尘。
从容碣石谈天日,还忆江南白雪春。

诗句原文:五月披裘惯负薪,居然沧海一穷鳞。

若非芳佩贻公子,谁见绨袍恋故人。

译文:
五月穿着皮衣常常背负柴火,却如同大海中最贫穷的一条鱼。如果不是珍贵的玉佩送给你,谁能看见你依然珍视那位故旧呢?

注释:

  1. 披裘:穿着皮衣,这里指代着简朴、清贫的生活状态。
  2. 负薪:背着柴火,形容劳作的辛劳和勤劳朴实的性格。
  3. 居然:竟然、出乎意料地,这里表现出诗人对主人公出人意料的转变的惊讶。
  4. 穷鳞:比喻极其贫困的人,意在表达主人公的困境之深和生活的不易。
  5. 芳佩贻公子:用美玉作为礼物赠予别人,通常象征着珍贵和尊贵的礼物。
  6. 公子:古代对贵族男性的尊称,此处指代主人公的友人或亲人。
  7. 谁见:是谁看到了,表达了诗人的疑问和感慨。
  8. 绨袍:即粗丝织成的衣服,常用以比喻友情深厚。
  9. 恋故人:怀念老朋友,表达了深厚的情感纽带和对旧情的眷恋。
  10. 万里扶摇鹏击水:通过夸张的手法,表现主人公壮志凌云、勇往直前的精神。
  11. 九衢蹀躞马飞尘:描绘主人公驰骋沙场,英姿飒爽的画面,同时也体现了他豪放不羁的性格特点。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主人公生活状态的描写,展现了其从贫困到辉煌的转变,以及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诗句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象征,使整个作品充满了艺术魅力和深刻含义。通过对主人公经历的描写,诗人不仅传达了对主人公命运的关注,也表达了对人性中坚韧不拔精神和友谊价值的赞美。

背景延伸:
《答陈子卿见寄》这首诗创作于明代,诗中的主人公可能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的人生经历和性格特征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这首诗,作者佘翔向读者展示了一个不畏艰难、敢于追求梦想的人的形象,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友情和坚持信念的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