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爱杜陵诗兴豪,浣花桥畔草堂高。
沙堤垂柳移三竺,海岛横云驾六鳌。
波荡楼台虹饮涧,声闻霄汉鹤鸣皋。
明时空把中流柱,偃蹇江潭见楚骚。

注释:

  1. 为爱杜陵诗兴豪:我因为喜爱杜陵的诗歌而兴致勃勃。
  2. 浣花桥畔草堂高:在浣花江边,有一座高高的草堂。
  3. 沙堤垂柳移三竺:沙堤边的柳树随风摇曳,仿佛将三座寺庙移动。
  4. 海岛横云驾六鳌:海面上飘荡着云雾,如同六只大鳌正在驾驶岛屿。
  5. 波荡楼台虹饮涧:波浪拍打着楼台和山涧,彩虹般的水流。
  6. 声闻霄汉鹤鸣皋:鹤鸣之声可以传遍天空。
  7. 明时空把中流柱:明亮的月光下,可以看到中流的石柱。
  8. 偃蹇江潭见楚骚:江潭中的石头显得高大而曲折,就像屈原的《离骚》。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的山水画诗。作者以诗人的眼光和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向往。
    首句“为爱杜陵诗兴豪”,诗人因热爱杜陵的诗歌而兴致勃勃。杜陵,即杜甫的故乡,也是他创作诗歌的地方。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杜陵诗歌的热爱之情。
    第二句“浣花桥畔草堂高”,描绘了浣花江边有一座高高的草堂。浣花江是成都的一条重要河流,草堂则是杜甫的住所,这里成为了诗人创作的重要场所。这句诗通过描绘草堂的高耸,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杜甫及其诗歌的敬仰之情。
    第三句“沙堤垂柳移三竺”,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将沙堤上的柳树比作能够移动三座寺庙。这一描述不仅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赞叹之情。
    第四句“海岛横云驾六鳌”,诗人将海上的岛屿比作六只大鳌正在驾驶。这一比喻既富有想象力,又充满了神秘色彩,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敬畏之心。
    第五句“波荡楼台虹饮涧”,描绘了波涛汹涌的江面,如同彩虹般绚丽多彩。这一句既展现了自然的壮丽景色,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美景的喜爱之情。
    第六句“声闻霄汉鹤鸣皋”,用鹤鸣之声可以传遍天空来象征声音的悠扬、深远。这不仅是对自然声音的赞美,也寓意了诗人内心的高远与追求。
    最后两句“明时空把中流柱,偃蹇江潭见楚骚”则通过对明月下的中流石柱和江潭石的描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这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坚定和不屈,如同屈原的《离骚》所表现的那样。
    整首诗以诗人的视角和笔触,生动地描绘了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的美丽与和谐,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