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君礼罢阅秦碑,长啸天门驾赤螭。
苍海一杯檐际落,齐州九点镜中窥。
白云不散丈人石,青鸟还来王母祠。
汉主若求封禅草,文园消渴老明时。
诗句:登泰山
译文:元君礼罢,阅秦碑长啸,驾赤螭天门。苍海一杯,檐际落如烟;齐州九点,镜中窥如画。白云不散丈人石,青鸟还来王母祠。汉主若求封禅草,文园消渴老明时。
注释:
- 元君礼罢:表示元君已经完成了祭祀的仪式。
- 阅秦碑:指的是阅读秦始皇时期的碑文。
- 长啸天门:长啸声在天门之间回荡。
- 苍海一杯:形容景色如同大海中的一杯酒,辽阔而深远。
- 齐州九点:指泰山周围的九个山峰,如画一般的美丽。
- 白云不散丈人石:描述一块巨石,像云一样永不消散。
- 青鸟还来王母祠:青鸟象征着仙家,王母祠则是仙境的象征。
- 汉主若求封禅草:如果汉代皇帝想要举行封禅大典,需要采集特定的草药才能进行。
- 文园消渴:形容诗人因为长期的游历和创作感到口渴和劳累。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登上泰山后所见的自然景色和内心感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首句“元君礼罢阅秦碑”展现了一种庄重而神秘的仪式感,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接着“长啸天门驾赤螭”描绘了一幅雄壮的画面,天门是泰山的最高峰,驾车赤螭则象征着作者的豪迈与力量。接下来的诗句中,通过对“苍海一杯”、“齐州九点”等自然景观的描述,诗人展现了泰山之高远和宏伟。特别是“白云不散丈人石,青鸟还来王母祠”两句,以神话传说增加了诗歌的神秘色彩,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仙境的向往。末尾两联则从现实角度反思人生的短暂与美好,以及对自然和历史的深刻感悟。整首诗语言简练却意境深远,充满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与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