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望风尘里,遥思日月边。
山河临地极,楼观倚星躔。
翠羽开诸国,金瓯至万年。
自从归病后,常梦五云前。

【注释】

北望:指诗人遥想北方。

风尘里:指北方战乱之地。

日月边:指边地遥远之地。

山河临地极:指国境辽阔,山河连绵。

楼观倚星躔:指登高远眺,看到星辰排列如画。

翠羽开诸国:指南方的各民族都来朝见。

金瓯至万年:指国家昌盛,万寿无疆。

归病后:指诗人晚年多病之身。

五云前:指梦中常梦见祥瑞的五色云雾。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抒怀的作品。诗的前半首写景,后半首抒情。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雄浑壮丽,情调豪迈激昂,风格雄奇壮伟。

“北望”一诗的首句“北望风尘里”,就点出了诗人的“北望”。这“北望”,是遥想“风尘里”。从这一开头,就可以看出此诗的基调是豪放、雄浑。“风尘里”,即“风尘间”,指战争频繁的地方。这里,诗人以“北望”为题,实际上是指对北朝(北魏)的“望”,因为当时北朝正是兵戈四起、战乱频仍之际。“望”字,既是实写,又是虚写。所谓“实写”,是指诗人在望中看到了北朝的战乱;所谓“虚写”,是指诗人通过望,想到了边塞戍卒的艰辛和国家的安危。

“遥思日月边”,是说边地遥远,难以到达。但作者并不满足于此,他进一步想象到了边地的风光。“日月边”,既指遥远的边地,又指边地的风光——那辽阔的大地,无边的天空,以及那里的日出日落、月升月降。“遥思”二字,把诗人对边地风光的想象之情表达得十分充分。同时,“遥”字还表达了诗人对边塞战事的担忧。因为,如果边地不能安定,那里就不会有和平的景象。“遥思”一词,也体现了诗人的豪迈精神。

“山河临地极,楼观倚星躔。”两句诗写得很美也很壮。“山”与“河”,“地”“星”都是名词。诗人把“山”和“河”放在前面,把“地”和“星”放在后面,是因为“山”和“河”在视觉上更为突出些,而“地”和“星”则相对次要些。这样,诗人就把自己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倾注在了这两句诗之中。“楼观倚星躔”,也是一句很美的诗句。楼观依傍着天上的星星,可见楼观建于很高很高的山上。这句诗写得很有气势,它表现了诗人站在高山之上,俯视天下的那种豪情壮志。

“翠羽开诸国,金瓯至万年。”两句诗的意思是:南方的少数民族都来朝拜,国家昌盛,万寿无疆。这里的“翠羽”,指的是翡翠羽毛;“诸国”,指的是南蛮夷族。“开”字,是“开启”的意思。这句诗的意思是说,由于国家的繁荣富强,所以南方的少数民族都来朝拜。“金瓯”在这里指的是国家。“至万年”中的“至”,是动词,意思是达到、实现。“至万年”中的“万年”,指时间很长,即长久不变或永葆青春。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国家的昌盛不会因时间的推移而改变,它将永远保持青春不老。

“自从归病后,常梦五云前。”两句诗的意思是:自从我生病以来,常常梦见祥瑞的五色云雾飘浮在我的头顶上空。这句话是全诗的最后两句,诗人通过对梦境的描述来抒发自己的情怀。“归病”,就是因病而返回家乡。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自从自己因病回家养病之后,常常梦见祥瑞的五色云雾飘浮在自己的头顶上空。这两句诗写得非常优美。“归病”一词,既点出了诗人当时的身体状况,又表明了他此时的心情是多么忧郁、孤独和寂寞。而“常梦五云前”中的“常梦”,又表现出诗人思念故乡的情感。“五云前”,即在梦境中常常见到彩云缭绕在头顶上空。“五云”,是古代传说中的吉祥物,象征着美好、祥瑞。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尽管自己因病而长期在家养病,但每当醒来的时候,总是能够梦见吉祥的彩云缭绕在自己的头顶上方。这句诗写得非常优美,它充分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这首咏史诗虽然只有短短的七句二十个字,但它却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对自己身处乱世的感慨,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个人处境的悲凉,以及对自己归家养病后的思念等。这些都使得这首诗具有了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