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苍山破,虚闻巨壑驰。
烈声回地底,馀响落天涯。
魍魉何由避,蛟龙得自随。
中宵沛云雨,威泽正当时。
【注释】
苍山:指高山。破:崩毁。虚闻:空听闻。驰:奔驰。烈声:雷声。地底:地下。馀响:雷声未尽。魍魉(wǎnláng):神话中恶鬼。蛟龙:传说中有鳞片的鱼,即蛟。得自随:随心所欲。中宵:半夜。沛云雨:下大雨。
译文
听不到苍山崩塌的声音,只听得那巨壑奔腾的雷鸣;
雷声震地而回荡在地下,余音四溢传遍天涯云海。
那鬼怪怎能躲避雷击,蛟龙也随它而去;
夜半时雷声阵阵,正是它威震天下的时刻。
赏析
此诗为咏雷。首二句写雷声之大,气势之壮,“不见”三字是说虽不见其形,但可以想象到它的存在和作用。“虚闻”二字则是说虽然听不到雷声,但可以想象到雷声如雷霆般在山谷间轰鸣,使人震撼,这既写出了雷声之势,又写出了人对雷声的感受。第三、四句写雷声的巨大威力。这两句是对前两句的具体解释,也是对雷声的进一步赞美。“烈声”是说雷声巨大,“余响落天涯”是说雷声远远传至天边。这两句是诗人想象中的景,表现了他想象中的意境,同时也表现出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独特感受与理解。
最后两句是议论,作者认为,雷声虽大,却能震慑邪恶,使鬼怪无法躲藏;而蛟龙也能随从雷声而行,显示出雷声的力量无边无际。这两句既是对雷声的赞美,也是对正义力量的赞扬。
全诗通过对雷声的描写,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敬畏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正义力量的向往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