暝色延归路,云中见上方。
万山悬马首,一径入羊肠。
暮雨横沙界,阴霞拂院墙。
更深磬管发,身世乐何乡。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与主旨,理解诗意,把握诗情,在此基础上结合重点诗句进行赏析。
①“暝色延归路”,意思是:傍晚的天色延长了回家的路。“暝色”是日落时分的景象;“归路”是指诗人回家的路。
②“云中见上方”,意思是:只见云雾之中的佛寺上方。“云中”是说云雾缭绕在佛寺之上;“上方”指佛寺所在的地方。
③“万山悬马首”,意思是:千山万岭高耸着像骏马的头。“悬”是悬垂的意思;“马首”是马的头,比喻群山。
④“一径入羊肠”,意思是:一条小路弯弯曲曲地通向寺庙。“羊肠”是形容小路曲折盘旋的样子;“径”是小路。
⑤“暮雨横沙界”,意思是:黄昏的小雨洒落在沙漠的边缘。“横”是漫溢、流淌的意思;“沙界”是沙漠边缘。
⑥“阴霞拂院墙”,意思是:傍晚时分的阴霭轻抚着寺院的院墙。这里的“阴霞”是傍晚的云气;“拂院墙”是轻轻触摸着寺院的围墙。
⑦“更深磬管发,身世乐何乡”,意思是:深夜的钟声从寺内传出,这使诗人感到自己漂泊不定的身世之乐究竟属于哪里呢?“更深”是深夜的意思;“磬管”是寺院里敲的木鱼声和撞钟声;“乐何乡”是说诗人的身世之乐究竟属于哪里呢?
【答案】
①这首诗写于天宝初年。诗人自京城长安归洛阳,途经洛阳南郊的龙门大佛寺。②首句“暝色延归路”,写诗人归家时日已渐暮,天色将晚,而归路漫漫。③第二句“云中见上方”,写诗人远远看见佛寺所在的云端,云彩缭绕,若隐若现。④第三句“万山悬马首”,写群山连绵起伏,直插云霄,犹如骏马高昂着头。⑤第四句“一径入羊肠”,“一径”为小路,“羊肠”形容其弯曲如羊肠般盘旋。⑥第五句“暮雨横沙界”,写傍晚时分的雨,洒落在沙漠的边缘。⑦第六句“阴霞拂院墙”,写傍晚的云气轻轻地拂着庭院的围墙。⑧第七句“更深磬管发”,写深夜时分的寺里传来的钟声。⑨第八句“身世乐何乡”的意思是:我漂泊在外,身不由己,这身世之乐究竟属于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