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览南山霁,遥迎西日曛。
黛横千里色,花抱五台云。
城阙行相映,川原望转分。
丹梯悬石洞,未访赤霞文。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昌龄。下面是对每一句的解释:
望终南
终南山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山,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面。诗题中的“望”字表明诗人在山顶远望。
近览南山霁
霁(jì)是指雨过天晴的意思,这里指的是日出时分的景象。”近览”表示近距离地观察。
遥迎西日曛(xūn)
曛是形容太阳光线强烈,这里指的是太阳从西边升起时发出的金色光辉。”遥迎”表达了诗人对这壮丽景色的向往之情。
黛横千里色
黛是青黑色,这里用来形容远山的颜色。”横”表示分布或覆盖的意思。”千里色”则是指整个山脉的颜色,暗示着山脉绵延不绝,颜色深沉。
花抱五台云
五台山是中国山西省的一个著名风景区,山上常有云雾缭绕。”抱”在这里表示环绕或拥抱之意。”花”指云雾,”五台云”即指五台山上的云彩。
城阙行相映
城阙通常指城墙和城门,这里的“城阙行”可能是指城市的建筑与自然的山势相互映衬。
川原望转分
川原指的是河流和平原,”望转分”意味着在高处俯瞰,远处的景物开始逐渐分明。
丹梯悬石洞
丹梯可能指的是红色的阶梯,石洞可能是天然形成的山洞或者人工建造的洞穴。
未访赤霞文
赤霞可能指的是红色或赤色的霞光,而文中提到的“文”可能是某种文化或学问。这句诗可能是诗人在感叹自己还没有机会亲自去探访这些美景,或是在感慨自己的学问还不足以理解这些美丽的自然和文化现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终南山巅,眺望远方,欣赏到的美丽景象。首句写近看初升的太阳,次句写远看西下的夕阳,第三句通过颜色的对比来描绘远山的雄伟。接下来四句则是对五台山云雾缭绕的描写。后四句则展现了诗人站在高处所看到的城市与自然风光交相辉映的景象,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亲身体验这些美景的遗憾。整体上,这是一首充满想象力和艺术美感的山水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精细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