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上茅斋不掩扉,西风初罢芰荷衣。
月寒沙柳萧萧落,天晚江鸿肃肃飞。
野客哦诗水边立,家人沽酒夜深归。
相逢醉语休辞数,城外黄花渐觉稀。

【注释】

溪上:溪水之上。

茅斋:茅草盖的屋子。不掩扉(fēi fēi):门没关。

西风初罢芰荷衣(jì hé yī):秋风刚刚吹散了荷花的香味。

月寒沙柳萧萧落,天晚江鸿肃肃飞:月亮寒冷,沙滩上的柳叶萧萧落下,傍晚天空中的江鸟(鸿雁)肃肃飞翔。

野客哦(ē)诗水边立,家人沽酒夜深归:一个游人坐在溪边吟诵诗歌,另一个家人在深夜里买酒回来。

相逢醉语休辞数,城外黄花渐觉稀:我们相约喝酒时不要再多言,城外的黄菊渐渐稀少了。

【赏析】

《溪上》是一首纪行之作,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记录了他与友人溪边相遇并畅饮的一幕,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

诗的前四句写景抒情。首句“溪上”,交代了地点;次句“茅斋不掩扉”,写茅屋未关,透露出闲逸之情;“西风初罢芰荷衣”,点出时间是在秋天,而“芰荷衣”又暗示了天气的凉爽。三、四两句写月夜景象:“月寒沙柳萧萧落”,“萧萧”一词,既形容秋夜的寂静,也写出了沙柳的凄清。“天晚江鸿肃肃飞”,则从听觉角度描绘了江面传来的鸿雁叫声。这两句将秋夜景色和声音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静谧而又生动的画面。

五、六句写与朋友相聚的情景。诗人在溪边与友人相遇后,就坐下来一起饮酒。“野客哦诗水边立”,写自己吟咏诗句,而“野客”则说明自己的身份——一位不羁之客。“家人沽酒夜深归”,则是说另一位友人的家人在深夜里去买酒回来。这两个人物的出现,为画面增添了生活气息,使整首诗更富有生活色彩。

最后两句“相逢醉语休辞数”和“城外黄花渐觉稀”,是整首诗的高潮所在。诗人与友人畅饮至醉,此时自然要尽情地说说笑笑。诗人用“醉语”这一细节来表现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同时也展现了他们率真的性格。而“城外黄花渐觉稀”一句,不仅描绘了季节的变化,更暗示了时间的流逝。诗人用“渐觉稀”这一细节来表达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不舍。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记录了自己与友人在溪边的相遇、畅饮以及离别的场景。它通过描绘秋夜景色和朋友们的言行举止,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留恋。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唐代诗歌注重写实的特点,让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诗人的生活气息和情感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