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姬砧杵催杨柳,楚客衣裳缉芰荷。
宦况不为游远赋,闺情空续悼亡歌。
愁闻郑监青毡苦,老觉安仁白发多。
日暮千山归故国,秋深一雁度黄河。

送赵司训丧偶还罗山

燕姬砧杵催杨柳,楚客衣裳缉芰荷。

宦况不为游远赋,闺情空续悼亡歌。

愁闻郑监青毡苦,老觉安仁白发多。

日暮千山归故国,秋深一雁度黄河。

注释:

  1. 燕姬:古代称妻子的婉辞,此处指妻子。
  2. 砧杵:古代妇女捣衣时敲打的器具,这里用来象征离别之痛。
  3. 柳:这里指的是杨柳,常用来象征离别之情。
  4. 楚客:古代指远离家乡的人,这里指自己。
  5. 衣裳:衣物,这里代指人的身体。
  6. 缉:缝纫,这里指修补、整理衣物。
  7. 芰荷:荷花,这里泛指美丽的女子。
  8. 游赋:即《离骚》,是屈原创作的一首长诗,这里借指离别之痛。
  9. 闺情:指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10. 郑监:即郑玄,汉代经学家,曾为官,后隐居不仕。
  11. 青毡:一种草本植物,这里用来象征孤独和困苦。
  12. 安仁:三国时期魏国的名士何晏,字平叔,因鬓发稀疏而被世人称为“安仁”。
  13. 秋深:指秋天来临之时,这里暗示着季节的变化。
  14. 黄河:指黄河水,这里象征着远方的故乡。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之人的深深思念和不舍之情。首句“燕姬砧杵催杨柳”,以燕子和杨柳为意象,描绘了离别前的景象,同时也寓意着离别之痛。第二句“楚客衣裳缉芰荷”,以楚国客人和荷花为意象,进一步描绘了离别的情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离别之人的深深思念。第三句“宦况不为游远赋”,表达了诗人对于离别之人的关心,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实际情况。最后两句“愁闻郑监青毡苦,老觉安仁白发多”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离别之情,同时也揭示了社会现实和个人命运之间的矛盾。全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