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淅淅吹人衣,鸣雨潇潇晚细微。
万里宾朋留不数,十年江海愿常违。
高城木叶闻先下,客舍流萤见已稀。
为报春来鸿雁侣,塞门霜雪好南归。

【注释】

集:聚。淅淅(xīxi):风声,这里形容秋风的声响。潇潇:雨声。留不数:留连的时间不长。十年江海愿常违:指自己十年来长期在外漂泊,有归乡的愿望,但未能实现。客舍:旅店。流萤:即飞萤。高城:指边塞之城。塞门:边关之门。霜雪:指边关之寒。

【译文】

秋风瑟瑟吹拂人衣襟,细雨连绵打在身上很轻微。万里之外的朋友难得相聚,已多年未回家乡了。边城的木叶先飘落,旅店中已经没有萤火虫飞舞。我为报春来鸿雁结伴南归,边关的严寒霜雪好让我回家。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秋日的边关与朋友相别的作品。诗人以写景为主,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未来归家的渴望。

首句“秋风淅淅吹人衣”描绘了秋夜风清、月白的边关夜景,给人一种宁静、凄凉的感觉。接着“鸣雨潇潇晚细微”,则将这种凄凉感表现得更加深沉。诗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使秋雨也显得有情有义,仿佛在为边关的壮美景色增添一份独特的韵味。

次句“万里宾朋留不数,十年江海愿常违”,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别离的情感。“万里”既表达了空间的远隔,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十年”则表达了时间的漫长,以及自己对归乡的渴望。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心和祝福,希望他们能够早日实现心中的愿望。

第三句“高城木叶闻先下,客舍流萤见已稀”,则是诗人对边关景象的描写。诗人通过“高城”与“客舍”、“流萤”与“闻先下”的对比,形象地展现了边关的寂静与冷清。然而,尽管环境艰苦,诗人却依然坚守着自己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友情的珍视。

最后一句“为报春来鸿雁侣,塞门霜雪好南归”,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用“报春来鸿雁侣”来形容自己对友情的珍视,用“塞门霜雪好南归”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归家的愿望。整首诗通过对边关夜景的描绘、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归家的期待,表达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坚定的信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