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台九日送行旌,欲行不行骢马鸣。
祖席正逢黄菊兴,亲闱先动白云情。
霜飘斧钺江边驻,日出楼船海上行。
磊落此身真报主,岂徒壮观说平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九日送人》。

我们来逐句解读诗句:

  1. 燕台九日送行旌,欲行不行骢马鸣。
  • “燕台”指的是长安城,因为唐代时长安称为燕京或燕台。
  • “九日”指的是重阳节。
  • “送行旌”是指送别某人的使者或者旗帜。
  • “欲行不行”表示虽然想要离开,但是又不能真正地离开。
  • “骢马”是指骏马,这里可能指的是一匹好马。
  • “鸣”表示马在行进中发出的声音。
  1. 祖席正逢黄菊兴,亲闱先动白云情。
  • “祖席”是古代宴会结束的时候,主人为客人设宴饯行。
  • “黄菊”是一种菊花,古人认为它象征着长寿和吉祥。
  • “亲闱”是对长辈的敬称,这里的“闱”指家庭或者家族。
  • “动白云情”表示产生了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1. 霜飘斧钺江边驻,日出楼船海上行。
  • “斧钺”是指古代兵器,通常用来形容权力或者军事力量。
  • “江边驻”表示在某个地点停下。
  • “楼船”是指船上有高楼,用来瞭望远方。
  • “日出楼船海上行”描述的是船只在海上航行的情景。
  1. 磊落此身真报主,岂徒壮观说平生。
  • “磊落”是指胸怀宽广,不拘小节的意思。
  • “报主”在这里指的是为国家效力,报答国家的培养之恩。
  • “岂徒壮观说平生”表示这不仅仅是为了展示自己的才华,更是因为有更深远的目的。

我们来看一下整首诗的译文和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九日重阳节时送给朋友的一首送别词。诗中描述了作者在宴会结束后与朋友们告别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燕台九日送行旌,欲行不行骢马鸣。” 燕台九日即指重阳节这天,送行旌则是送别使者的标志或旗帜。作者欲行但又不想离开,可能是因为心中有太多的不舍和留恋。“骢马”是一匹骏马,它在行进中发出了声音,似乎在诉说着离别的哀愁。

“祖席正逢黄菊兴,亲闱先动白云情。” 祖席是指宴会结束的时刻,黄菊则代表着秋天的到来和丰收的喜悦。作者感受到了家中长辈对离家的牵挂,而自己心中也充满了对家的思念。“白云情”则是指那种对家的感情,如同白云般纯净而美好。

“霜飘斧钺江边驻,日出楼船海上行。” 霜飘斧钺描绘了一幅秋霜飘落的画面,斧钺是古代兵器,这里可能暗示着战争的紧张氛围。江边驻留则表示暂时停留下来,可能是在等待某个重要的时刻。“楼船海上行”则展现了船只在海上航行的情景,意味着即将踏上新的征程。

“磊落此身真报主,岂徒壮观说平生。” 磊落是指胸怀坦荡,不拘小节;报主则是报答国家养育之恩。作者认为自己的一生都是为了报效国家的,而不是仅仅为了炫耀自己。这种胸怀和境界让人感到敬佩和感动。

这首诗是杜甫在重阳节期间写给朋友的一首送别词,通过描绘宴会结束、马匹奔腾、江边驻足等场景,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深眷恋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同时也展现了作者高尚的品德和坚定的信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