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县中山木苍,飒飒风林开豫章。
岭石细通闽鸟道,涧流斜带楚人乡。
青天岸帻时行郭,白日弹琴不下堂。
同学共知年少志,岂将书剑负行藏。
【注释】
江山县:地名,今江西省南昌市。苍:青色的山色。飒飒:风的样子。开豫章:开垦豫章郡(今江西南昌)。岭石细通闽鸟道:岭上石头细小,可以供鸟类通过。闽:闽地,即福州。楚人乡:指楚地,即今湖北、湖南一带。青天岸帻时行郭,白日弹琴不下堂:意思是说在青天下,戴着头巾,在城里行走;白日里,弹琴而不用避忌,不以为耻。郭:城郭,这里指城市。弹琴:古乐有琴、瑟两种乐器,这里泛指弹奏。下堂:离开厅堂。同学共知年少志:同学们都知道你的志向。岂将书剑负行藏:难道要带着书和剑来背井离乡吗?行藏:行动的根据,指生活去处。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全诗以送别为题,抒发的是诗人对友人远行的依依惜别之情,同时又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殷切期望与祝愿。
首句“江山县中山木苍”,写送别的地点——山中,山色青翠,树木苍郁。一个“苍”字,把山的气势勾勒了出来。“开豫章”表明了送别的时间是春季,因为开垦土地正是这个季节。“开豫章”又暗示了送别的时间是初春,因为“春风又绿江南岸”。
第二句“岭石细通闽鸟道”,写送别之地的山势陡峭。“细”字写出了山路的崎岖,使人想象到山中险峻的景象。这句中的“闽鸟道”指的是福建通往京城的驿路。
第三句“涧流斜带楚人乡”,写送别之处的地理环境。“楚人乡”指的是湖南一带。“斜带”描绘出水流弯曲曲折的情态。“涧流”点出了水名或山名,也暗合了前面所说的福建。
第四句“青天岸帻时行郭”,写送别的时间是在晴天。“青天”既表明是晴朗的天气,也暗示着诗人的心情开朗。“岸帻”是指戴头巾的意思,古人常在雨天出行时戴头巾,以免受雨淋湿。“时”字表明送别的时间是在上午。“郭”在这里代指城市。“不下堂”表明送别的地方是在室内。
第五句“白日弹琴不下堂”,写送别时的情趣。这一句是全诗的精华所在。它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情谊,更表现了他高洁的品质和豁达的胸襟。
末两句写诗人与友人的交往:“同学共知年少志,岂将书剑负行藏。”这是赠言,也是勉励之词。这两句话既是对友人的期望,也是诗人自己的自勉之语。他希望友人不要辜负自己的一片赤诚之心,不要辜负自己美好的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