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峨山根江水坼,万里波涛混吴越。倾湖倒海不可量,仰看一线青天上。
郁蓝秀色盘三巴,间产锦石兼丹沙。王严扬马各挺出,异才岂必生中华。
彭生昂昂千里驹,少年骑马来成都。飞黄騕袅未即试,已觉奇气排长途。
君不见岷山不崩江不枯,古之高才何代无。
彭生行
【注释】
岷峨山根江水坼(chè裂) :岷山和峨山的山根,岷江的源头。坼,裂开。
万里波涛混吴越:指长江水从岷山流经四川到东海,水流湍急,与吴越地区的水混合在一起。
倾湖倒海不可量:形容江水浩大,无法估量。
仰看一线青天上:指江水奔腾直上,好像一条白色的线在天上飞驰。
郁蓝秀色盘三巴:指岷江一带的山川景色十分美丽。
间产锦石兼丹沙:指岷江一带出产丰富的锦、石、铜、铁等矿藏。
王严扬马各挺出:指古代蜀地有许多杰出的人才。王,指成都的国王。严,指成都附近的严君平。扬,指成都附近的扬雄。马,指成都附近的马融。各,各有。挺出,出众,杰出。
异才岂必生中华:指各地都有出类拔萃的人才。
彭生昂昂千里驹:指彭生像一匹千里马,昂首阔步,充满豪情壮志。
千里驹,指优秀的青年。
少年骑马来成都:指彭生年轻时就骑着马来到成都。
飞黄騕袅(huán niǎo nào)未即试:指骏马尚未试跑,就急于展示其速度。騕袅,形容骏马矫健而快速的样子。
飞黄,传说中骏马名。騕袅,骏马奔跑时扬起尘土的样子。
已觉奇气排长途:指彭生已经感觉到自己与众不同,有一股非凡的气质。
君不见岷山不崩江不枯:指岷江流域自古以来就是一块富饶的土地,没有发生过洪水。
古之高才何代无:古代有才能的人,无论哪一朝代都是存在的。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全诗通过对岷江两岸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岷江流域的自然风貌和历史文化底蕴。同时,诗中也表达了作者对当地人才辈出、才华横溢的赞美之情。
首先看第一句“岷峨山根江水坼”,描绘了岷江发源于岷山的山脉之间,江水在这里奔腾咆哮,如同裂开的巨口。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突出了岷江的气势磅礴和源远流长的特点。
接着第二句“万里波涛混吴越”,描述了岷江波涛汹涌,与吴越地区的水相交融的景象。这里的“混”字,既表现了江水的辽阔无垠,又暗示了两地水土的融合和交融。
第三句“倾湖倒海不可量”,进一步强调了岷江之水的巨大威力。这里的“倾湖倒海”比喻岷江之水的浩渺无边,无法估量其深度和宽度。
然后第四句“仰看一线青天上”,形象地描绘了岷江之水奔腾直上,仿佛一条白色的丝带横跨在天空之上。这里的“一线”二字,既形容了岷江山水的壮美,又突出了其高耸入云的特点。
接下来的第五句“郁蓝秀色盘三巴”,则进一步描绘了岷江两岸的美丽景色。这里的“郁蓝秀色”用来形容岷江两岸山峦叠嶂、绿树成荫的美丽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而“盘三巴”则是指岷江流域周边地区地势险要、风光旖旎的地理特征。
接下来第六句“间产锦石兼丹沙”,则转向了对岷江流域自然资源的描述。这里的“锦石”指的是各种颜色各异的石头,而“丹沙”则是指岷江河床中的红色砂砾。通过这些描述,展现了岷江流域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独特的自然景观。
最后两句“王严扬马各挺出,异才岂必生中华”,则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当地人才辈出、才华横溢的赞美之情。这里的“王严扬”分别指的是成都附近的三位杰出人物——成都王、扬雄和马融。他们各自在自己的领域内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为了当地乃至全国的楷模。而“异才岂必生中华”则表达了作者的观点:无论是哪个地方,只要有人能够发挥自己的才华和能力,都可以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这首诗通过对岷江两岸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的描绘,以及对自己家乡人才辈出、才华横溢的赞美之情,展现了一幅壮丽的画卷。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更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