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君来从大梁发,摇鞭却指秦楼月。
燕山腊尽春未生,可怜裘马冲霜雪。
忆昨云霄谒帝关,春卿引见紫宸班。
天门九重罗虎豹,一月不得朝龙颜。
馆甥帝室恩数少,尚女王家礼非小。
中山更传闻乐对,陈王亦进通亲表。
伊昔梁王全盛时,车骑从官皆汉仪。
遣使常闻八珍送,入朝数赐飞龙骑。
百馀年间事势殊,诸侯出或乘驴车。
朱门宾从想冠剑,白头王孙行路衢。
君归为我一问讯,梁园赋客今何如。

何景明的《周仪宾朝天歌》原文及译文:

  1. 诗句解析
  • 诗的起句“周君来从大梁发”描绘了一位来自大梁(即北京附近)的重要人物,其身份和地位显赫。
  • “摇鞭却指秦楼月”中的“秦楼”通常指的是古代长安或洛阳的宫殿建筑,这里的秦楼象征着权力与地位的象征。
  • “燕山腊尽春未生”则表达了季节的转换,从冬季到春季的过渡,可能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人事变化。
  • “可怜裘马冲霜雪”中的“裘马”通常与贵族和权贵相关联,而“冲霜雪”则强调了其出行时的艰辛。
  • 结尾“一月不得朝龙颜”中的“龙颜”常用来形容帝王的威严和尊贵,诗人通过这一描述表达了某种期待或无奈。
  1. 译文注释
  • 译文将原文的意思进行了忠实的传达,同时加入了必要的注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诗句的含义。
  • 注释部分提供了对诗句中关键名词如“大梁”、“秦楼”、“燕山”、“龙颜”等的解释,以及它们在古代文化和历史背景中的意义。
  1. 赏析讨论
  • 这首诗通过对一个重要人物的行动和状态的描述,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和社会环境。
  • 诗人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变化,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权力更迭的观察。
  • 诗中的语言富有音乐性,通过对仗和韵律的运用,使得整首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传唱。
  1. 写作背景
  •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明代中期的政治和社会状况,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政治斗争激烈。
  • 诗人何景明通过这首作品,表达了他对时事的深刻理解和个人的情感体验。
  1. 艺术特色
  • 诗歌采用了传统的五言绝句形式,简洁明了地传达了复杂的情感和思想。
  • 诗人在创作过程中融入了自己的见解和感悟,使得诗歌具有独特的个人色彩和时代特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