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海国荔枝洲,日暮归渔聚上头。
玉笛横吹千里月,歌声杂答百家秋。
风来水面龙鳞细,星打波心象眼流。
几欲寻幽耽野兴,谩携尊酒亦同游。

【注释】

岭南海国荔枝洲:荔枝是岭南特产,故称岭南为海国。荔枝洲:位于广州附近珠江中的小岛,因盛产荔枝而得名。

日暮归渔聚上头:傍晚时分,渔人归来,聚集在江口的船上。上头:高处。

玉笛横吹千里月:指笛声清幽悦耳,如从千里之外传来。

歌声杂答百家秋:指江边渔火点点,歌声与秋夜的江风交相辉映。

星打波心象眼流:指星光闪烁,如同星星的眼睛在水中流动。

几欲寻幽耽野兴,谩携尊酒亦同游:我真想寻找幽静的地方,享受野外的乐趣,只是没有好酒陪伴,只好带着酒也去游玩了。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晚年退居南园时期。诗中描写了晚霞映照下的江面景色,以及渔民归来的场面。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感受,捕捉到了这一美景的独特之处,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首句“岭南海国荔枝洲”,直接点出地点,为后文的描绘奠定了背景。荔枝洲位于珠江之中,四面环水,风光旖旎。诗人以“海国”二字形容此地,既突出了其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又表达了他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之情。

“日暮归渔聚上头”一句,描绘了夕阳西下时,渔民们归来的场景。他们纷纷登上荔枝洲上的渔船,准备回家休息。这里,“日暮”一词不仅描绘了时间,更暗示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喜爱。他仿佛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生活,那种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感觉油然而生。

“玉笛横吹千里月,歌声杂答百家秋。”这两句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内容。诗人用“玉笛横吹”来形容笛声的悠扬和清澈,而“歌声杂答”则形象地展现了江面上渔民们的歌声与秋天的江风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这里的“百家秋”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

“风来水面龙鳞细,星打波心象眼流。”这两句则是对前面景色的进一步描绘。诗人用“龙鳞细”来形容水面上风吹过的波纹细腻如丝,而“星打波心象眼流”则将星光与波心的流动巧妙结合,形成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这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也让整首诗更加富有诗意。

最后一句“几欲寻幽耽野兴,谩携尊酒亦同游。”更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喜爱和向往之情。他想要寻找一处幽静的地方,享受野外的宁静,但无奈没有好酒相伴,于是只能带着酒一起游玩了。这里的“漫携尊酒”也反映了诗人的一种豁达心态,即使无法完全实现自己的理想,也要尽力而为。

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成功地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江景图。同时,诗人的情感流露也让人感同身受,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美丽的景色之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