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风迎白衲,随步已前溪。
落日在流水,远山青不齐。
花寒聊自亸,鸟倦偶然啼。
何处茶烟起,渔舟系竹西。
【注释】野风、白衲:都是指山中之景。随步已前溪,随着脚步已经走到溪边。落日:夕阳。流水:水声。远山青不齐:远处的青山颜色深浅不一。聊:姑且。亸(duǒ):下垂。偶然啼:偶尔发出声音。竹西:地名。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深山幽谷之中游览时所见景物和感受,以及他的心情。
首句“野风迎白衲”,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野风轻拂着白色的僧衣,显得那么恬静自然。这既表现了山林的宁静之美,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次句“随步已前溪”,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漫步于溪边的美景。这里的“前溪”,既是指眼前的小溪,也可能指的是前方的道路,诗人似乎在这条小路上悠然自得,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这种行走中的愉悦,使得诗人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
“落日在流水,远山青不齐”,诗人将视线投向远方。夕阳西下,余晖洒在流水之上,映照出美丽的光影。同时,远处的青山在夕阳的照射下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有的地方深绿如墨,有的地方浅绿如洗,形成了一幅层次分明的画面。这两句诗不仅展示了山水的美丽,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
第三句“花寒聊自亸”,诗人转向了身边的花卉。在这寂静的环境中,花儿似乎也在静静地欣赏着这美好的景色,它们轻轻地垂下花瓣,仿佛在诉说着内心的喜悦与期待。
第四句“鸟倦偶然啼”,诗人的目光又落在了树林中的鸟儿身上。这些鸟儿或许因为疲倦而偶尔发出一声鸣叫,为这静谧的山林增添了几分生机。
最后一句“何处茶烟起,渔舟系竹西”,诗人的视线再次回到了眼前的景象。在这片宁静的山林中,不知何处的茶烟袅袅升起,渔民们正忙着收拾渔船,准备回家。而那艘系在竹林深处的渔舟,则成为了诗人眼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让人心生向往。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宁静的山水画卷。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在这里,大自然的美好与和谐被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魅力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