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工编细箦,选竹自筼筜。
著体沿冰滑,宜人入梦凉。
幽栖兼纸帐,朴素各绳床。
好与蒲团并,同僧话夜长。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主题的把握和鉴赏能力。赏析诗句是诗歌鉴赏中的高频考点,其命题的趋势是:
(1)
直接考查某句诗的含义;
(2)
要求结合全诗分析诗句含义;
(3)
要求分析某句在诗中的作用。赏析时,要指出诗句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或运用了什么典故,或表达了什么感情等。同时要分析诗句所蕴含的内容。
此题要求赏析“秋簟”,首先要了解“秋簟”的意思,即秋日的竹席。然后分析“巧工编细箦,选竹自筼筜。著体沿冰滑,宜人入梦凉。”三句的意境,最后赏析这两句表达的情感。
译文:
精巧地编织成细草席,精选的是修长挺拔的竹子。席面上滑腻如冰霜,让人感到清凉入骨,仿佛身临仙境一般。
幽静地栖息在纸帐里,朴素地睡在绳床上。喜欢与蒲团相伴,与和尚一起谈论佛经,夜谈至天明。
赏析:
《秋簟》以写物见志,表现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首联“巧工编细箦,选竹自筼筜。著体沿冰滑,宜人入梦凉。”写簟子之妙处。簟子是夏日常用的卧具。诗人选取的是用竹做的簟子。这种簟子制作精良,选用了挺直坚韧的毛竹,精心编织,用材考究,质地优良。簟子表面像冰一样滑,凉爽宜人。簟子的表面光滑如冰而富有弹性,可以使人在上面睡眠感觉特别舒适;又因为簟子的质地优良,所以即使是在炎热的夏季,人们睡在上面也能很快进入甜蜜的梦乡。这两句写出了簟子的外观美及使用上的舒适感,突出了簟子的精妙之处。“巧工编”,表明了制做者的匠心独运;“选竹自筼筜”,显示了作者对竹的喜爱;“著体沿冰滑,宜人入梦凉”,则表现出簟子给人们带来的舒适感受。这两句从簟子的外观美写到使用上的舒适感,突出了簟子的精妙之处。
“幽栖兼纸帐,朴素各绳床。”写簟子的材质美。簟子不仅外观精美,而且材质优良。簟子是用天然的藤条编制而成,既自然又朴素,质朴无华。簟子上面铺着薄薄的纸,下面搭着一根结实的木棍做成的床架。簟子上铺着薄薄的一层纸,下搭一根木棍,这样既能使簟子更加柔软舒适,又能保持簟子通风透气,防止暑气入侵。这两句写出了簟子的材质美以及制作工艺的独特性。
“好与蒲团并,同僧话夜长。”表现簟子的功用美。“蒲团”指佛教徒打坐时坐用的蒲草团子,是僧人用来打坐修炼的坐垫。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特别喜欢把簟子放在蒲团上打坐,一边品茗一边听和尚讲经。簟子的质地优良,做工精巧,与僧人使用的蒲团并举,显得十分高雅。这两句写簟子的功用性,突出了其实用性。
本诗主要通过写簟子的外观美、材质美和功用性三个方面,表达了诗人自己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