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转溪流石径斜,招携只履到僧家。
缸挑银粟三更火,座拥金莲万劫花。
□动□因风起灭,灯传不用□喧哗。
趺跏定后无馀事,闲对青山眺晚霞。

白云寺

宛转溪流石径斜,招携只履到僧家。

缸挑银粟三更火,座拥金莲万劫花。

□动□因风起灭,灯传不用□喧哗。

趺跏定后无馀事,闲对青山眺晚霞。

注释:

  1. 宛转溪流石径斜:形容山路弯弯曲曲,石头路斜斜地延伸。
  2. 招携只履到僧家:邀请朋友一起走到寺庙里。只履,指鞋子,这里用来比喻行走。
  3. 缸挑银粟三更火:用一个小罐子从缸中舀出一些水来,放在三更时分的灯火下,像是银色的粟粒一样。
  4. 座拥金莲万劫花:形容佛像或菩萨坐姿庄严,如同盛开的莲花。
  5. □动□因风起灭:表示某种事物因风而产生变化。
  6. 灯传不用□喧哗:形容夜晚寺庙中的灯笼不需要人声喧闹来传递信息。
  7. 趺跏定后无馀事,闲对青山眺晚霞:在盘腿打坐后没有其他的事情,可以悠闲地面对青山欣赏夕阳的美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寺庙夜景图。首句“宛转溪流石径斜”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山间小路曲折蜿蜒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接着,“招携只履到僧家”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一同步入寺庙的情景,表达了友情深厚的情感。

第三四句“缸挑银粟三更火,座拥金莲万劫花”则通过夸张的手法,将寺庙中灯火辉煌的景象描绘得如诗如画。最后两句“□动□因风起灭,灯传不用□喧哗”则巧妙地运用了拟人手法,形象地描述了寺庙中灯笼随风摇曳,无需人为喧嚣便能传递信息的场景。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寺庙夜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使整首诗富有诗意和哲理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