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有为法,如梦如幻如泡影如露珠,作如是观,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三昧诸相身,无人无我无众生无寿者,此何以故,身皆具足,乃大名身。

【注释】

龙川霍山藏经堂联:龙川霍山,是禅宗六祖惠能的故乡。藏经堂联,指禅宗祖师所撰之对联。

一切有为法,如梦如幻如泡影如露珠:这是说,所有的世间事物都是像梦一样虚幻,像泡泡、影子、露水一样短暂而不可捉摸。

作如是观,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这是说,既然一切都是虚幻,那么对这些虚幻的事物就应该放下,又何况那些非虚幻的事物呢?

三昧诸相身:三昧是禅定的境界。这里指修行者的心性本自清净,不受外界事物的污染和干扰。

无人无我无众生无寿者:这是说,修行者的心性本自清净,没有自己、他人、众生或寿命的限制。

此何以故:这是问修行者的心性为什么能够达到这种境界的原因。

身皆具足:这里的“身”指的是修行者的身体。

乃大名身:这是说,修行者的身体已经具备了真正的身体所应有的一切特质。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禅宗对于世事虚幻的观点和修行者内心世界的宁静与超越。诗中通过描绘世间事物的无常和修行者的心境,传达了禅宗的“一切皆是空,一切皆是佛”的核心思想。

诗的前半部分通过对世间事物的比喻,指出了这些事物的虚幻性和短暂性。接着,诗人转向了修行者的内心世界,描述了他们对于世事的超脱和内心的宁静。这部分强调了修行者的内心世界与外在世界的相对独立性,以及修行者对于世俗欲望的超越。

诗的后半部分进一步阐述了修行者的内心世界的特点。这部分强调了修行者的身体已经具备了真正的身体所应有的一切特质,同时也表达了修行者对于生死的超越和对于佛法的执着追求。

整首诗以禅宗的思想为核心,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将禅宗的思想传达给读者。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禅宗对于世事的深刻理解和对于内心世界的探索和超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