拮据营竹木,结构在西郊。
楝岂辛夷架,门从薜荔交。
莎鸡今在宇,江燕已离巢。
一似少陵屋,秋风莫破茅。

【注释】:

  1. 秋屋:指秋天的房屋。
    2.拮据:窘迫,困顿。
  2. 营竹木:经营、搭建竹木之类的建筑材料。
  3. 西郊:城西地区。
  4. 楝岂辛夷架:即“何用辛夷架”。辛夷架,即木兰树。
  5. 门从薜荔交:薜荔是一种草本植物,其茎叶可编成门框。
  6. 莎鸡今在宇:莎鸡,即斑鸠。
  7. 江燕已离巢:江边的燕子早已飞走了。
  8. 一似少陵屋:杜甫(字子美)有句诗:“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此处意指杜甫所住的茅屋,希望秋风不要吹毁。

【译文】:
经营材料搭建起的房屋,建造在西郊的房舍。
难道只有辛夷花才能架起房屋,门却是薜荔草编成的。
现在莎鸡已经筑起了新窝,江边的燕子也离开了巢。
这和杜甫所住的茅屋一样,秋风请不要吹毁它。

【赏析】:
《秋屋》是诗人张祜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并借此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谐之美的赞美和向往。全诗通过对秋日景色的细致描述,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
第一句“拮据营竹木,结构在西郊”,通过“拮据”一词,形象地描绘了房屋建筑过程中的艰难和困苦,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艰辛和不易。第二句“楝岂辛夷架,门从薜荔交”,则通过对比,进一步突出了房屋建筑的困难程度。第三句“莎鸡今在宇,江燕已离巢”则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和谐之美的赞美和向往。最后一句“一似少陵屋,秋风莫破茅”,则是诗人对自然和谐之美的一种寄托和表达。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和谐之美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