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虫惊节换,不及客心明。
残暑犹昨日,夕凉枕簟生。
两年违故国,终日对高□。
转恨南飞雁,劳劳逐队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作品,全诗如下:

候虫惊节换,不及客心明。
残暑犹昨日,夕凉枕簟生。
两年违故国,终日对高□。
转恨南飞雁,劳劳逐队征。

注释解析:

  1. 邸舍立秋:邸舍,指旅馆或客栈,这里指的是作者在外地的住所。立秋,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秋天的开始。
  2. 候虫惊节换:候虫,即候鸟,它们因季节变化而迁徙。这里的“惊节换”意味着鸟类对秋季的到来感到惊讶和不安。
  3. 宿雨厌晨光:宿雨,即隔夜之雨。厌,这里是厌倦的意思。清晨的光被雨水打湿,显得朦胧而美丽。
  4. 两载事幽燕:两载,两年。幽燕,泛指北方地区,特指北京一带,因为古代以燕地为幽州,所以用“幽燕”代指北京。
  5. 独向江头望:江头,指长江边。望向远方,表达诗人独自面对家乡的情感。
  6. 日暮且孤舟:日暮,太阳即将落山的时候。孤舟,独自一人在船上。这里描绘了一幅夕阳下,诗人乘船归家的场景。
  7. 寒蝉凄切:寒蝉,即秋蝉。这里用“寒蝉凄切”来渲染一种凄凉的氛围,强调季节的变迁和诗人内心的感受。
  8. 长吟不可止:长吟,长时间地吟唱、歌唱。不可止,无法停止。这里形容诗人在秋风中长叹不已,情感难以抑制。
  9. 鸿雁哀鸣翔:鸿雁,即大雁。哀鸣,声音低沉而悲伤。翔,飞翔。这里描绘了秋天大雁南飞的景象,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10. 天畔吴云空:天畔,天空的边缘。吴云,古代对长江以北地区的称呼。空,空旷。这里形容天空辽阔,没有云彩,突出了秋天的空旷和寂寥。
  11. 劳劳西飞鸿:劳劳,忙碌的样子。西飞,向西飞行。这里形容大雁在空中忙碌地飞翔,与前句的鸿雁相对应,强调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12. 辞枝向朔风:辞枝,离开树枝。朔风,北风。这里形容大雁离开树枝,迎着北风飞翔的情景。
  13. 拂云霄亦何穷:拂云霄,穿越云层。亦何穷,也有什么尽头。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如梦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张九龄的代表作之一。诗人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深情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季节变换、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故乡的深深思念。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