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见萧萧柳,应怜蓼蓼莪。
鲜民巳潦倒,之子莫蹉跎。
一路青山少,千秋白眼多。
王孙寄语者,气色比如何。
诗句释义及赏析:
- “壬子冬送休复北上”:“壬子”是指农历的壬子年,“冬”是季节,“送”表示送别。这句描述了诗人在冬季送别休复的情景。
- “俯仰今昔情见乎词”:“俯仰”是形容时间的流逝,“今昔情见乎词”表示诗人通过诗歌表达对过去和现在情感的对比和思考。
- “但见萧萧柳,应怜蓼蓼莪”:“萧萧”形容柳树摇曳的声音,“蓼蓼莪”是对一种植物的描述。这句表达了诗人看到柳树摇曳、感受到蓼草的凄凉,联想到人生的艰辛和不易。
- “鲜民巳潦倒,之子莫蹉跎”:“鲜民”指的是年轻的人,“潦倒”指生活贫困或失意,“蹉跎”是拖延或浪费时间。这句批评了年轻人不应该浪费时间,要珍惜时光。
- “一路青山少,千秋白眼多”:“青山”比喻美好的事物或前景,“白眼”在这里可能是指冷漠或不友好的态度。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眼前美好事物与未来遭遇冷漠或误解的感慨。
- “王孙寄语者,气色比如何”:“王孙”指贵族或文人,“寄语者”表示有人给予建议或忠告。这句问的是那些给予建议者的情况如何,暗指的是是否能够理解自己的苦心或处境。
译文:
壬子年冬天,我送休复北上,回首望去,岁月如梭,我们的情感已深深刻在诗中。只见那柳树在风中摇曳,仿佛在诉说着人生沧桑。那些年轻有为之人已经陷入困境,而他们不应被时间所消磨。一路上,青山依旧,但未来却充满了不确定和挑战。那些曾给予我建议的人,他们的气色如何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送别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人生的深思,以及对年轻一代的期望和忧虑。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作者的情感,同时也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人物的命运。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深沉,是一首富有哲理和人文关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