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榛蔓草覆歌梁,知是当年太史堂。
老树映朱疑袖转,远峰浮黛学眉长。
才收文叔名园记,早断香山中令肠。
俯仰新诗渐湮没,无人思旧赋山阳。
【注释】
过快雪堂:指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中的“千佛山上人如玉”,其中“过快雪堂”为第三首。
荒榛蔓草:荒芜的野草。
歌梁:古代宫室中悬挂乐器的地方,这里代指太史之堂。
老树映朱:树木苍翠,映衬着红色的衣裳。
远峰浮黛:远处的山峰像女子的眉毛一般青翠。
文叔:杜甫自称。
香山:即白居易。
山阳:地名,在今山东单县。
【赏析】
此诗作于公元762年(大历七年),时杜甫由夔州出峡,经过云安到成都。诗人在成都草堂作此诗以自慰。全诗写景抒情,情景交融,意境高远,风格清新俊逸。
起句“荒榛蔓草覆歌梁”是说昔日歌台歌榭,如今已是荒凉,草木蔓生,无人问津了。一个“掩”字,写出了歌台歌榭昔日的辉煌与今日的冷落,表达了作者对往昔繁华的无限感慨。
次句“知是当年太史堂”是写歌台歌榭曾经是汉太史公司马迁的旧迹。司马迁曾在此处作《史记》,后人称它为“太史公书堂”。这一句承上启下,既照应了前面的“歌梁”,又引出了下文的“太史堂”。
“老树映朱疑袖转,远峰浮黛学眉长。”两句是说,那棵参天大树,它的树影斑驳如同衣袂飘动;那远山,它的青翠仿佛女子的细眉长长。这是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太史堂一带的自然景色,也暗寓了诗人的情感。
“才收文叔名园记,早断香山中令肠。”前一句说的是杜甫曾写过《题柏府庄院》和《题柏府池馆》两篇著名的文章;后一句说的则是杜甫曾做过“东川节度使”(《唐才子传》),后来却因忧愤而病逝。诗人用“收”字、“断”字,表明自己已经从官场退隐出来,从此不再为官了。
“俯仰新诗渐湮没,无人思旧赋山阳。”最后两句的意思是说:现在自己只能俯仰之间,看着一些新的诗歌渐渐地被遗忘;没有人再思念我过去的诗歌了。
这首诗的主旨就是表达自己从仕途上的失意退隐,以及自己的这种情感变化。全诗语言清丽自然,意境开阔,感情真挚深厚,充分体现了杜甫的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