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树初凝茜,连林渐积丹。
露丛消黛色,霜片妒朱颜。
菊避重阳艳,花羞二月殷。
娥眉争拾取,题字寄人间。

【注释】

  1. 红叶:指秋天的树叶。
  2. 茜(xiàn):一种红色染料,用茜草的根茎提取制成。
  3. 丹(dān):红色。
  4. 黛色:青黑色。
  5. 霜片:形容秋霜覆盖在树叶上像一片片白霜。
  6. 菊:这里指菊花。
  7. 殷:鲜艳。
  8. 娥眉:代称妇女。
  9. 争:竞;争夺。
  10. 拾取:拾取,即采集、收集。
    【赏析】
    这首七绝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山水图,画面中既有色彩斑斓的自然美景,又有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留恋,同时流露出作者对人间烟火的深深眷恋之情。

首句“染树初凝茜”,以“染”字起兴,描写了枫叶的颜色。“染”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枫叶的色彩,仿佛是画家用水彩勾勒出的画作一般,充满了诗意。“初凝茜”则表明枫叶刚刚从树上落下,颜色还不太浓重,但已经展现出秋天的色彩。

次句“连林渐积丹”,描绘了枫叶逐渐堆积的景象。“连林”指的是树林,而“积丹”则是指枫叶的颜色越来越深,如同丹砂一样艳丽。这一句既写出了枫叶的颜色变化,又表现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

接下来三句“露丛消黛色,霜片妒朱颜”,则是进一步描绘了枫叶在露水和秋霜中的变化。“露丛”指的是露珠密集的地方,而“黛色”则是指深青的颜色,象征着露水滋润下的枫叶呈现出的深绿色调。而“霜片”则是指秋霜覆盖在枫叶上的白色,象征着秋霜中的枫叶呈现出的白色或浅黄色调。这三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描绘出了枫叶在不同环境中的颜色变化,既展现了枫叶的美丽,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最后两句“菊避重阳艳,花羞二月殷。”则是以菊花和花朵为对象,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特点。“菊避重阳艳”指的是菊花避开了秋天盛开的季节,选择了在春天绽放。而“花羞二月殷”则是指花朵羞涩地选择在二月绽放,而避开了三月的花期。这两句诗既描绘了菊花和花朵的特点,又表达了诗人对它们的喜爱之情。

尾句“娥眉争拾取,题字寄人间。”则是诗人对这首诗的创作目的进行了总结。“娥眉”指的是女子的眉毛,而“题字寄人间”则是指将这首诗写下来寄送给人间的人。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又表达了他想要将这种美好的感受分享给世人的愿望。

这首诗以红叶为引子,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色和美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人间烟火的深深眷恋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