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遍千回捣未休,疏星凉月夜悠悠。
酒醒空馆闻偏苦,老厌他乡听更愁。
绡帐银屏霜气早,黄云白草塞垣秋。
妾心已逐寒声碎,凭仗风吹到海头。
秋夜闻砧
万遍千回捣未休,疏星凉月夜悠悠。
酒醒空馆闻偏苦,老厌他乡听更愁。
注释:
- 万遍千回——形容反复不停。捣未休,指不停地捣衣。
- 疏星——稀疏的星星。凉月——清冷的月光。
- 酒醒空馆——酒醒后独自在空荡荡的房中。
- 黄云白草——泛指边塞荒凉之地的景象。
赏析:
“秋夜”,即秋天夜晚。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离别的季节。这首诗写的正是诗人在深秋季节,听到砧声而引发的思乡之情。
第一句“万遍千回捣未休”,诗人以极其夸张的手法来表达对砧声的迷恋。他仿佛看到了自己心爱的女子,正在用双手不停地搓着衣物,那声音就像一首优美的乐曲,让人陶醉其中。这一句也暗示了诗中的主角——那位女子,她正处在思念和等待之中。
第二句“疏星凉月夜悠悠”,诗人通过描绘夜色的清冷和天空的繁星,进一步营造了一种孤独、寂寥的氛围。这种氛围与第一句中的热闹、喧嚣相对比,更加凸显了诗人内心的空虚和寂寞。
第三句“酒醒空馆闻偏苦”,诗人在这里巧妙地运用了“偏苦”这个词语,表达了自己的孤独和无助。他仿佛听到了女子在远方的呼唤,那种声音让他感到痛苦和难过。这种痛苦不仅仅是因为距离遥远,更是因为他无法与心爱的人共同度过这些时光。这一句也暗示了诗中的主角——那位女子,她正处在思念和等待之中。
第四句“老厌他乡听更愁”,诗人再次运用了“更愁”这个词语,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他仿佛听到了女子在远方的哭泣,那种声音让他感到悲伤和难过。这种悲伤不仅仅是因为分离的痛苦,更是因为他无法与心爱的人共度这些时光。这一句也暗示了诗中的主角——那位女子,她正处在思念和等待之中。
第五句“绡帐银屏霜气早”,诗人通过描绘女子的房间景象,进一步营造了一种孤寂、冷清的氛围。这种氛围与前三句中的热闹、喧嚣相对比,更加凸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第六句“黄云白草塞垣秋”,诗人通过描绘边塞荒凉的景象,进一步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他仿佛看到了女子在远方的思念,那种思念让他感到心痛和难过。这种痛不仅仅是因为分离的痛苦,更是因为他无法与心爱的人共度这些时光。这一句也暗示了诗中的主角——那位女子,她正处在思念和等待之中。
最后一句“妾心已逐寒声碎”,诗人以极其凄美的语言,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他仿佛听到了女子在远方的呼唤,那种呼唤让他感到心疼和难过。这种心疼不仅仅是因为分离的痛苦,更是因为他无法与心爱的人共度这些时光。这一句也暗示了诗中的主角——那位女子,她正处在思念和等待之中。
整首诗以秋风为引子,通过对砧声的描写,抒发了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既有明月、星辰,又有女子的房间、黄云白草,更有那遥远的家乡。这些意象相互交织,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中的场景之中。同时,诗中的关键词“砧声”、“秋风”、“思乡”等也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整首诗的主题更加鲜明、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