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者茅堂近翠微,荜门松径往还稀。
水生南垞雁初下,月出西岩人未归。
迸笋乱穿苔藓破,残花故傍薜萝飞。
清泉绕屋云林密,纵有淄尘得染衣。

诗句:

静者茅堂近翠微,荜门松径往还稀。

水生南垞雁初下,月出西岩人未归。

迸笋乱穿苔藓破,残花故傍薜萝飞。

清泉绕屋云林密,纵有淄尘得染衣。

注释

  1. 静者茅堂近翠微:描述一个安静的茅草屋,靠近绿色山峦和云雾缭绕的地方。翠微,指绿色和美丽的景色。
  2. 荜门松径往还稀:简陋的门框和弯曲的松树小径很少人来来往。荜门,形容门非常简陋。
  3. 水生南垞雁初下:水边(可能是湖泊或池塘)的南岸,大雁开始降落。南垞,指的是南方的水边地带。
  4. 月出西岩人未归:月亮从西边的岩石后升起,但是没有人回来。西岩,特指西边的高大岩石。
  5. 迸笋乱穿苔藓破:刚长出的嫩笋四处乱窜,破坏了覆盖在地面上的藓类植物。迸笋,指新长出的嫩笋。
  6. 残花故傍薜萝飞:凋零的花枝仍依附在薜荔和藤萝之间。残花,指已经凋谢的花朵。薜萝,是一种常绿的藤本植物。
  7. 清泉绕屋云林密:清澈的泉水环绕着房屋,周围的树林非常密集。清泉,指流淌的泉水。
  8. 纵有淄尘得染衣:即使有泥土溅入衣服,也能洗净。淄尘,泛指泥土。

赏析

《春坊黄学士索赋刘缙草堂二首》是明代诗人李昌祺创作的一组七言律诗,这组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其中“静者茅堂近翠微”一句,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了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宁静感;而“石角藤枝似瀼西”,“云来高树虚窗暗”,“蛛网静粘飞絮雪”则生动地刻画了山水间的幽静和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观。整体而言,这组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体现了他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