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磴盘盘卧湿云,山深瑶草不知春。
马头忽见梅如雪,纵有轻寒不着人。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全诗四句,前三句写“石磴”、“瑶草”,末一句写梅。

“石磴盘盘卧湿云,山深瑶草不知春。”首句写景,描绘了石磴、湿润的云雾和山中的瑶草的景象。石磴是登山的石阶,盘盘即盘绕,指石磴曲折盘旋,卧着的是湿润的云雾,瑶草是山中的一种草类植物,此处暗喻为诗人所思之人。

“马头忽见梅如雪,纵有轻寒不着人。”第二句点出题意,写“梅”。马头是指骑马人的头部,这里借指诗人自己。“梅如雪”是说梅花开得繁密而洁白,像雪花一样。这两句描写了诗人在马背上看到远处山上的梅树盛开,就像下雪一样白,但是诗人并不觉得寒冷。

【答案】

①石磴盘盘卧湿云——石头台阶曲折盘旋。②山深瑶草不知春——“山深”暗示着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深;“瑶草”比喻所思之人。③马头忽见梅如雪——忽然看见山上梅树盛开,像雪一样白,没有感到冷的意思。(译文:山路蜿蜒曲折,盘绕着潮湿的小云雾;山深处瑶草繁茂,不知道已经是春天。)注释:石磴盘盘:意思是山路蜿蜒曲折。卧湿云:形容云雾浓重。山深:指山路弯曲。瑶草:山中的草本植物,这里比喻所思之人。不知春:不知道已经春天。马头:指骑马的人,这里代指作者或作者的朋友。马头忽见:意思是忽然看见。梅如雪:形容梅花白得像雪(雪的颜色是白的)。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旅途上偶遇梅花时有感而赋的。从字面上看,诗人是在写山中景色,但其中寄寓着深深的情意。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前两联写石磴盘曲,山深瑶草,突出自然之美。第三联突然转折到眼前之景,写马头上看到的那片梅林,其花洁白如雪,令人心旷神怡,连轻微的寒冷也感觉不到。

“马头”二字既表明了地点,又暗示了时间。因为只有马才可能跑得快些,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目的地;而诗人此时的心情应该是愉悦的,所以才会“忽见”;同时,诗人此时正在骑马,所以才会有“马头”这一细节描写。

“纵有轻寒不着人”的意思是,即使有一丝寒意,也不会侵扰到身上。这里的“着人”与上文的“不觉”相呼应,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