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处故人稀,缁尘况满衣。
只缘五斗重,滋觉寸心非。
海上鸥堪狎,天边雁欲飞。
终当亲稼穑,白首共山扉。
【注释】
- 寄报:告诉(你)家兄。归志:回家的志愿。
- 缁(zī)尘:僧衣上落的尘土,指僧人的袈裟。
- 只缘五斗重:只因这五斗米(俸禄)太重。五斗,古代官员的官俸。
- 滋:使、令。寸心非:内心感到惭愧。
- 海上鸥堪狎:海鸥可以亲近。
- 天边雁欲飞:天上的大雁正展翅欲飞。
- 终当亲稼穑(jià sè):最后一定亲自参加耕种和收获劳动。稼穑,泛指农业劳动。
- 白首:指头发花白。山扉:山门。这里指隐居的地方。
【译文】
告诉你家兄我有了回家的志向,
此地难得有故人,僧衣上还沾着灰尘。
只因这五斗米太重,使我内心感到不安。
海边的海鸥很可爱,想亲近它们。
天边的大雁已欲飞,我想去那里居住。
最终我将回去种庄稼,直到白发老时还在山门旁。
【赏析】
此诗以“五斗米”为线索贯穿始终,表现了诗人对仕途与山林生活的选择。全诗语言平实而意蕴深厚。
首句“寄报家兄吾有归志”,开门见山,表明自己有回归故乡的打算。“归志”二字点明主旨,是此诗的中心。接着三句从“归志”说起:“此处故人稀,缁尘况满衣。”“缁”是僧衣,“缁尘”即僧衣上的尘土,用来形容自己身处官场的污浊环境。一个“稀”字写出官场人情淡薄,朋友稀少。而“况”字则进一步强调自己的孤独,连僧人都很少见到。“只缘五斗重,滋觉寸心非”,两句进一步抒写自己内心的矛盾。“重”指俸禄丰厚,“非”指心里觉得惭愧,说明他之所以要辞职还乡,是因为朝廷给他的俸禄太重,使他觉得自己辜负了朝廷的厚恩。
后四句写自己归隐后的生活态度。“海上鸥堪狎”,“海中之鸥”喻指隐者,表示愿意接近隐者。“天边雁欲飞”,暗用陆机《赴洛道中作》“归鸟趋池阳,思禽爱山阿”诗意,说自己也想像大雁一样飞向远方。“终当亲稼穑,白首共山扉”,意思是说最后我要回到家乡,和亲人一起耕田种地,过着隐居生活。这里的“亲”“共”两个字表达了作者渴望过田园生活的强烈愿望,以及实现这种愿望的决心。
此诗通过对比描写来表达自己辞官归隐的思想感情。全诗语言平易朴实,但内涵深刻,值得读者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