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国今二载,犹传諌诤名。
圣朝非尔弃,时俗乍相倾。
迹向陶丘敛,书从梁狱明。
平生欲何似,岁暮卧山城。
【注释】
去国:离开国家,指出仕。二载:两年。諌诤:争辩是非。圣朝:朝廷。尔:你,你的同辈人。时俗:世俗风气。乍:忽然,突然。迹向:行迹指向。梁狱:指监狱。梁武帝萧衍曾于天监元年(公元502年)下诏,“禁断私书、讲说”,于是天下人纷纷投案自首,称“义门徒”。明:显露。何似:何如,如何像。卧山城:隐居山林。
【赏析】
诗人在这首诗中,以自己的遭遇为鉴戒,劝勉友人不要因一时的挫折就放弃自己远大的志向,要像古人那样坚持自己的信念,不被世俗所左右。
起句“去国今二载,犹传諌诤名”是说自从离家出走以来已经过去两年了,可是人们还在议论着你的是非功过。“諌诤”,即争辩,这里是借用典故,表示出仕和隐居两种人生选择。
颔联“圣朝非尔弃,时俗乍相倾”的意思是说朝廷并没有抛弃你,社会上的舆论也并非完全否定你。这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爱护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朝廷和社会的不满情绪。
颈联“迹向陶丘敛,书从梁狱明”是说你的行为举止与陶渊明相似,而且你还通过书信来表明自己的清白之身。这里诗人借用了陶渊明的典故,表示你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尾联“平生欲何似,岁暮卧山城”是说自己一生的经历和追求,就像现在这样隐居在山城中一样。这里的“何似”一词表示比较,与前面所说的“諌诤名”形成鲜明对照。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期望和鼓励,同时也反映了他自己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