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拟文星聚此宵,春来冠盖忝相招。
不妨四坐随佳会,实托群公在本朝。
华烛光中清漏滴,玉箫声外彩云飘。
新诗字字归能咏,曾比鸣球尽可敲。

【解析】

题干“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中,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掌握诗歌写作技巧及赏析作者情感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审清题意,明确考查的主要内容,如本题是“格式”,然后根据要求,逐一分析。

诗的前四句写宴会的场景。费钟石侍郎家的宴集上,大家用联句韵作诗酬唱,我自愧不如。这两句交代了酬唱的内容。“敢拟文星聚此宵”“敢”字表明自己虽不才,却想与文人学士们聚会;“文星”指文人之星,暗喻诗人自己;“聚此宵”表明这次宴会的时间是在夜晚。“春来冠盖相招”点出宴会的地点是费家,春天到来时,有官宦显贵前来邀请。“冠盖”指官员的帽子和车盖;“忝相招”表示惭愧地被邀去赴宴。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因被邀而感到高兴的心情。

后四句写宴席上的盛况。“不妨四坐随佳会”表明诗人参加宴会,并不拘束。“实托群公在本朝”表明诗人参加宴会,是借这个机会向各位官员敬酒。“华烛光中清漏滴,玉箫声外彩云飘”描写宴会上灯火通明,蜡烛燃尽,漏壶滴水;宴席之上,歌声嘹亮,仿佛天上彩云飘过。诗人运用想象,将眼前的宴会描绘得热闹非凡。“新诗字字归能咏,曾比鸣球尽可敲”表明宴会上有新诗吟诵,有歌女演唱。这里运用典故,以《诗经·小雅·鹿鸣》中“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和《诗经·小雅·伐木》中“伐木丁丁,鸟鸣嘤嘤”为比喻,表现宴会上歌声悠扬动听。

最后两句总结全文。“曾比鸣球尽可敲”意思是说,在宴会上,可以像敲打钟鼓一样尽情歌唱。“鸣球”即击钟,古代乐器名;“尽可敲”表明在宴会上,人们可以尽情欢歌畅饮,不受任何约束。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宴会的热烈祝贺和对主人盛情款待的感激之情。

全诗通过描绘一场盛大的宴会,展现了诗人喜悦的心情和豪放的性格。诗人善于抓住宴席上的主要场景进行细致描绘,使整个场面生动逼真,充满了喜庆气氛。

【答案】

示例:敢拟文星聚此宵,春来冠盖忝相招。(不敢说自己能比得上文坛上的诸公)

不妨四坐随佳会,实托群公在本朝。(宾客们随意地坐着,大家聚在一起畅饮)

华烛光中清漏滴,玉箫声外彩云飘。(华美的灯光下,漏壶滴水;宴乐声中,彩云飘过)

新诗字字归能咏,曾比鸣球尽可敲。(每一句诗都像是能歌善咏的人吟唱的,曾经用钟鼓之声演奏过的乐曲也都可以敲击起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