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州十月桂枝荣,小院梅开近亦明。
色借紫云凌雾薄,香滋玉露入宵盈。
客怀聊得尊中遣,诗句应能树畔成。
天府兼如瑶萼发,从君临赏倍含情。
注释:南州,指四川。桂枝,即桂花。小院,即李氏小院。紫云、玉露,都是形容梅花的颜色和香气的词。天府,指李参的府邸。瑶萼,指李参的府宅。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李参家的小院里种着红梅和白梅,颜色鲜艳,香气沁人心脾,使人感到十分惬意。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李参府邸的赞赏之情,希望从他那里得到更多的灵感和享受。整首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南州十月桂枝荣,小院梅开近亦明。
色借紫云凌雾薄,香滋玉露入宵盈。
客怀聊得尊中遣,诗句应能树畔成。
天府兼如瑶萼发,从君临赏倍含情。
注释:南州,指四川。桂枝,即桂花。小院,即李氏小院。紫云、玉露,都是形容梅花的颜色和香气的词。天府,指李参的府邸。瑶萼,指李参的府宅。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李参家的小院里种着红梅和白梅,颜色鲜艳,香气沁人心脾,使人感到十分惬意。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李参府邸的赞赏之情,希望从他那里得到更多的灵感和享受。整首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注释】 1. 海岱惟吾土:指家乡是山东。海岱,泛指南北方的大海与泰山一带。 2. 生才每不群:指才能出众的人不常见。 3. 承明:宫名,汉代宫名。汉景帝时,以丞相公孙弘为丞相,御史大夫赵禹为御史大夫,皆从颍川迁来,故后人称其为“承明”。 4. 谒帝:拜见皇帝。 5. 叔度陂千顷:指汉宣帝时的丞相匡衡所修的陂田,面积广大,达一千顷。后因以“叔度陂”代称贤臣。 6. 箫韶:古代吹奏的乐章名
【注释】 直省:官署名。唐尚书省有东西两直省,东直领六部,西直领五品以上京官。 向夕风烟迥,空庭鸟雀馀。 傍晚时分,风烟散尽,庭中只留下几只鸟儿。 尘襟还役物:尘衣被外物所累,指为外任而劳苦奔波。 暝色正愁余:黄昏的景色使人产生哀愁。 发有星星改:头发花白,鬓角斑白。星,星宿名。 名将日日疏:名声逐渐衰落。 因思郎署里,未若托吾庐:想到你任职之处,不如我住在家里来得更好。 【赏析】
赠黄时庸 其二 阙下初心醉,堂中共目成。 映尊梅未尽,承步草新生。 白雪听歌郢,甘泉见赋京。 吾承骚雅后,何限慰交情。 注释: 1. 阙下初心醉:在皇宫的门前,我初次尝到了醉的感觉。 2. 堂中共目成:在宴会厅里,我们共同度过了愉快的时光。 3. 映尊梅未尽:酒中的梅花还未喝完。 4. 承步草新生:踏着新长的草,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5. 白雪听歌郢:在郢地听到美妙的音乐。 6. 甘泉见赋京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晓起”,要求考生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逐句翻译、理解全诗,最后进行赏析即可。 晓起:早晨起来。前墀(chí):台阶前的台阶。 东方欲曙时:东方快要天明的时候。欲……时:将要……时候,表示时间的紧迫。 残花犹带露,宿鸟忽惊枝
入朝逢李子西御史联步 在朝廷中遇到了李子西御史,我们一同快步行走。 乌动秋河彻,鸡鸣夜漏空。 天空中的乌鸦惊飞,打破了秋夜的宁静;深夜的更鼓声在寂静中回荡。 楼烟霜更紫,海色曙全红。 远处的楼阁烟雾缭绕,仿佛被一层紫色的霜覆盖;海面上的天空在清晨时呈现出一片鲜红色的景色。 星落千官骑,天开万户宫。 星星点点地点缀着百官的马匹,广阔的天空中开启着无数华丽的宫殿。 此时趋禁阙,正与故人同。
春日饮兰亭章石室时与黄李二子同坐 共到兰亭饮,仍因石室留。 如何城市里,亦有洞岩幽。 泛鼎疑烟宿,当窗似涧秋。 俄闻莺响发,无乃谷中求。 注释: 春日:春天的日子。 章石室:即章丘石室,在今山东章丘县南20里处。 黄李:指作者的友人黄庭坚和弟弟李常。 留:停留的意思。 城市:城镇。 洞岩:山洞岩石,这里指山中的洞府。 泛鼎:泛指宴饮。 烟宿:炊烟缭绕如云,形容宴会热闹。 当窗:面对窗户。 涧秋
待赵景仁不至 曾经向邻舍许下心愿,每日朝朝盼望直至黄昏。 人们应顺着天路杳去,飞鸟又复在傍晚的庭院里纷纭。 月光高悬初升,霜气清冷略闻。 羁旅心绪愁对这景致,更何况正在思念你的我。 译文: 曾经向邻舍许下心愿,每天早晨都盼望直到黄昏。人们应该沿着天路前往,而鸟儿又回到傍晚的庭院中纷乱。月亮高高升起,霜气清凉,似乎可以闻到。我羁旅的心绪被这景色所困扰,更何况是在思念你的时候。 注释: -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概括诗词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 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此诗是诗人得友人书后有感而作。首句写收到书信,颔联写友人在异乡思念自己,颈联写自己身在异乡思念友人,尾联写友人离开自己时自己已年老体衰
【注释】 昭代:即唐宋时期。今词客:如今的文人墨客。东江:指浙江省东部的江山市,因地处浙江之东而得名。山闻霞似色:听到山中晚霞的景色如同颜色一般绚丽多彩。湖忆镜为名:想到西湖的美景就像是一面镜子一样美丽。严濑:险峻的溪流。枚涛:波涛汹涌。天台:古县名,今属浙江,是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天台山所在地。胜绝:风景优美。高情:心情舒畅。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首联点出诗人在游览名胜之地时的心境与身份
【注释】塞上:指边塞。秋风:秋风起,天高气爽。飞檄:急驰传令。忽纵横:迅速传达。独将三军:单独率领部队。分为四道行:分成四个方向行进。阴山锋始接:阴山的锐锋与敌人的前锋相接。瀚海帐皆倾:瀚海的帐篷都倒了。名王:有名的将领或君王。右北平:指汉朝时的右北平郡,这里借指匈奴。 【赏析】此诗写在秋风中,从边塞紧急传令,分兵四路进攻敌人,擒获了匈奴的名王,声威远播于右北平的情景。 首句“秋风边塞上”
【赏析】 这首七律,以“阅武”为题,是一首咏史诗。前人评论此诗时,认为它与杜甫的《前出塞》有相似之处。 首句“晨烟万突杂郊氛”,描绘了一幅清晨郊野中云雾缭绕,烟雾弥漫的景象。次句“遥逐肩舆阅一军”,则是说皇帝在雾中骑马巡游,检阅军队。第三、四句:“云薄寒城旌外涌,江鸣远树坐中闻”,“云薄寒城”指天幕般的云层覆盖着城墙,“旌外涌”则是指旗帜在飘动中显得格外耀眼。这两句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描写
【注释】 明:显达。台谏:御史台谏官,指谏官。俱申:都申述。琐闼:门禁。留朝:留守朝廷。补衮:修补皇帝的龙衮,比喻辅佐君主治理国家。宣年:宣扬年号。多志意:志向远大。探书:《史记》有《太史公自序》,故称。《禹穴》:传说中大禹治水的遗迹,在今山东泰安西南。经纶:治国的谋略。江城:长江边的城市。日出:指朝阳。青山合:山峦重叠。采鹢(yi):古代一种用鸟羽装饰的车。玉人:美玉制成的人形器物
【解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前四句写“母”,后四句写“子”。全诗先从母亲方面落笔,再写到自己的感受。开头两句说:我独乘鹤驾去安之,与美堂相匹敌。这两句中,“独乘”点明是去安养母亲;“鹤驾”“安”“美堂”三词,既表现了母亲的高寿、高贵的品格,也暗示了作者对母亲的敬爱之情。中间四句,写自己对母亲的怀念,最后二句则表达了自己对母亲深深的眷恋之情。“河山百里天书映,邑井千年母德垂”两句,写母亲德高望重
【赏析】 这首诗是张籍的五言律诗《酬宪使张子鱼馈鱼》。诗中描写了张子鱼赠送给友人的鲤鱼,以及它所带给朋友的喜悦。 首先来看第一句:“入门双鲤濯苍鳞。”这是对鱼的形象描绘,双鲤指的是两条鲤鱼,“濯”在这里表示清洗,“苍鳞”则指鱼的青色鳞片。这句话表达了诗人收到张子鱼赠送的两条新鲜鲤鱼时的喜悦之情。 第二句:“知是君分与故人。”这里的“故人”是指老朋友,“分与”表示赠与的意思
【注释】 江城:指江陵。 郁郁:阴沉的样子。 朝常雨:早晨的细雨。 溪馆:在山涧中建的小宾馆。 泠泠:冷冷的水声。 地僻:地势偏僻。 经冬:过了冬天。 封:长满了苔藓覆盖了。 莺声:黄莺鸟的叫声。 管吹:笙管乐器吹奏的声音。 相妒:相互嫉妒。 竹色波光:竹林和水波映照出的颜色。 纷屡:纷繁杂乱的样子。 方万舞:正在舞蹈。 分赏:分别赏玩。 来:指时间。 赏析: 这首诗作于诗人入京应试时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语言表达的掌握。作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重要意象和作者情感,在此基础上结合题目要求分析即可。 本题是一道综合性选择题,既涉及到诗句的理解又涉及对重点字词的分析,解答此题时既要根据句子内容进行分析,又要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亭上”句中的“怯”字表明了诗人此时的心情;“渐已晴晖转画阑”一句中“画阑”是古代建筑中用彩绘装饰的栏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