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烟万突杂郊氛,遥逐肩舆阅一军。
云薄寒城旌外涌,江鸣远树坐中闻。
人多猿臂堪擒敌,马或龙媒乍不群。
归路徐看衰柳色,似缘钲鼓片时欣。

【赏析】

这首七律,以“阅武”为题,是一首咏史诗。前人评论此诗时,认为它与杜甫的《前出塞》有相似之处。

首句“晨烟万突杂郊氛”,描绘了一幅清晨郊野中云雾缭绕,烟雾弥漫的景象。次句“遥逐肩舆阅一军”,则是说皇帝在雾中骑马巡游,检阅军队。第三、四句:“云薄寒城旌外涌,江鸣远树坐中闻”,“云薄寒城”指天幕般的云层覆盖着城墙,“旌外涌”则是指旗帜在飘动中显得格外耀眼。这两句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一个壮观的场景:在皇帝的巡视下,整个军队都显得生气勃勃,充满力量。

五、六句“人多猿臂堪擒敌,马或龙媒乍不群。”进一步描述了军队的雄壮和威武。这里的“猿臂”比喻士兵勇猛,能够轻易战胜敌人;而“龙媒”则形容战马奔腾如龙,矫健有力,难以驯服。这两句诗赞美了士兵们的勇气和马匹的勇猛,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军队强大力量的自豪感。

最后两句“归路徐看衰柳色,似缘钲鼓片时欣。”则从另一个角度来描绘这个场景。诗人在回程的路上,看着那些已经变得有些凋零的柳树,心中不禁感叹起来。这种感慨可能是因为看到军队归来,使得原本萧条的边疆重新恢复了生机,也可能是因为对于战争的厌倦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然而,诗人并没有因此而陷入悲观,而是用一种积极的态度来看待这一切。他认为,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英勇的士兵和勇猛的战马,国家才能重新获得安宁,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艰苦的征战,才让国家的边境变得更加安全。所以,他并不因为看到那些衰老的柳树而感到惋惜,反而觉得这是一种值得庆幸的事情。

这首诗通过对一个盛大阅兵仪式的描述,展现了军队的强大和国家的繁荣昌盛。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笔触,将这一场景描绘得栩栩如生,令人仿佛置身其中。同时,诗人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表达,传达出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