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主尝是游,幽岩既为寺。
书台俯石门,彩阁兼山赐。
双剑削天端,千秋犹霸意。
苍茫谷口来,徙倚江南思。
”`
后主尝是游,幽岩既为寺。
书台俯石门,彩阁兼山赐。
双剑削天端,千秋犹霸意。
苍茫谷口来,徙倚江南思。
【注释】
- 后主:南唐李煜的谥号
- 幽岩:指读书台所在的岩石
- 寺:指在岩石下建造的寺庙
- 书台:指读书用的石台
- 石门:指读书台所在的洞口
- 彩阁:指读书用的楼阁
- 双剑:指读书台上刻着的双剑图案
- 天端:指山峰之巅
- 千秋:指永恒的时间
- 苍茫:辽阔的样子
- 谷口:山谷出口
- 徙倚:徘徊不前,形容诗人的沉思与忧愁
- 江南:指诗人所居住的地方,这里指代作者本人
【译文】
后主曾经游玩过这个读书处,幽静的岩石已经建成了一座寺庙。
读书台俯瞰洞口,华丽的楼阁兼收山中的恩赐。
双剑刻画在山峰之巅,千年之后依旧有霸主之意。
从苍茫的山谷口走过来,我徘徊不前思念江南。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南唐后主李煜读书处的具体描绘,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庄重的场景。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引入了一个充满历史感和文化底蕴的空间。首句“后主尝是游”便点明了主角,即南唐后主李煜,通过这样的设定,为后续的描写奠定了基调。接下来,“幽岩既为寺”一句则转换了场景,由读书处的幽静转为寺庙的庄重。再接下来的“书台俯石门,彩阁兼山赐”两句,通过“俯”“兼”二字,传达出读书台与山中建筑之间的和谐共生之美。最后,“双剑削天端,千秋犹霸意”更是把读者带入到李煜的时代背景,感受到那个时代的历史气息以及李煜的个人雄心壮志。全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充满了历史与文化的厚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