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远日多思,钦贤夜忘寐。
缘与簿书辞,况复郊原遂。
野旷宜风生,山深似云戏。
临流缨欲濯,出谷衣全翠。
顾兹难久留,拘迫惭为吏。
【注释】
谒文山公祠道中作:在远离朝廷的日子,多思念,钦贤夜忘寐。缘与簿书辞,况复郊原遂。野旷宜风生,山深似云戏。临流缨欲濯,出谷衣全翠。顾兹难久留,拘迫惭为吏。
谒,拜见。文山公,指宋真宗时宰相寇准,因反对辽国入侵有功,被封太子少保,死后谥号文忠。
【译文】
离京日久,我常怀念京城的生活;夜晚梦见皇上,竟忘了寝食。
由于公事繁忙,不得不辞去朝职;又因为郊游原野,不能久留。
野外开阔,秋风飒爽,吹动我的衣袂;山林幽深,云雾缭绕。
我来到溪边,准备洗涤一下衣帽;走出山谷,衣服都变得碧绿如翡翠。
想到京城的繁华生活,我不禁留恋不已;而身为官吏,却要被迫离开。
【赏析】
这首诗写于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作者离京赴任途中。诗中抒发了作者对京都生活的无限眷恋和离别故土、远赴他乡的依依惜别之情。
起首二句点明离京已久,思念故国之情油然而生;接着两句说明自己之所以思乡,一是因公务繁忙,二是因郊游原野,不得暂留京城。这两句是说客套的话,但流露出的是诗人内心的矛盾。后四句是写旅途所见。“野旷”两句写景,既写出了秋高气爽的气候特点,也写出了诗人在大自然的美景中所感受到的愉悦心情;“临流”两句以拟人手法写景,将衣袂上的水珠比作晶莹的露珠,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诗人被自然景色所吸引、所感染的心情。结末两句则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京城繁华生活的无限向往之情,同时流露出自己身负重任、不得不离开京城的无奈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