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千载后,尚种芙蓉池。
出门见初日,夹路云烟随。
深谷忽无极,洒峤泉奔驰。
潺潺碧涧吞,袅袅垂猿枝。
微风动幽响,万壑清秋时。
长林郁光景,竹树何参差。
苍茫虎溪路,故蹊不可窥。
前山复回合,度岭扬旌麾。
恍若乘风翔,果与丹霄期。
杂花半岩上,草露团葳蕤。
雄蟠三百里,奇峰方在兹。
峥嵘乍可望,浩荡今晨思。
登游能累宿,肯负幽人姿。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赏析能力。赏析诗句的内容和作用,首先要读懂句子,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和提示,分析句子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感情。此诗描写了作者在登高望远中的感受,通过“深谷忽无极,洒峤泉奔驰……长林郁光景”等句可以看出是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卷;再通过“苍茫虎溪路,故蹊不可窥”“峥嵘乍可望,浩荡今晨思”等句可知作者是以景写情,抒发了诗人登高远眺时所感受到的壮阔与豪迈之情。
【答案】
译文:
东林寺历经千年,依然种植着芙蓉树。我出门看见初升的太阳,夹道的云雾随着我而来。深谷里忽然不见边际,飞瀑奔流声如雷鸣。潺潺碧涧水滔滔不绝,猿猴啼声袅袅不绝。
微风吹动树木发出的幽雅声音,万壑之中秋气清朗。长林郁郁葱葱景色迷人,竹树参差错落参差不齐。茫茫山谷中虎溪路难行,旧日小路难以窥见。前山复回又合,越过岭头飘扬旌旗。恍若驾风飞翔,终于与天相接。杂花生在半岩之上,草木上露水凝结。雄壮蟠曲的群峰就在此地,奇峰突兀正在这里。峥嵘险峻可以眺望,浩渺空阔让人思念。登临游玩能停留多日,岂能辜负这幽静的山林?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登东林寺时所作,全诗描绘了登东林寺所见之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内心的感受。
首联“东林千载后,尚种芙蓉池。出门见初日,夹路云烟随。”诗人登上东林寺后,放眼望去,看到芙蓉池依旧存在,而门前则是一片云烟缭绕的景象。这里既写出了东林寺的历史沧桑感,又表现出了其自然之美。“深谷忽无极,洒峤泉奔驰。潺潺碧涧吞,袅袅垂猿枝。”接着,诗人继续描绘了眼前的景色。在诗人眼中,深谷无边无际,泉水奔腾而下,仿佛在跳跃奔跑一样。碧绿的涧水下流淌着清澈的水潭,而猿猴则栖息在树上。这些景物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颔联“微风动幽响,万壑清秋时。长林郁光景,竹树何参差?”诗人此时感到一阵微风吹过,带来了阵阵幽雅的声音。四周万壑之中,秋天的景色格外清新。诗人抬头望去,只见长林郁郁葱葱,而竹树参差错落,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颈联“苍茫虎溪路,故蹊不可窥。前山复回合,度岭扬旌麾。”接下来,诗人又来到了一处名为“虎溪”的地方。这里的路径虽然曲折蜿蜒,却难以探寻出尽头。而远处的前山则呈现出一个圈环形状,仿佛在向人们展示它的美丽!
尾联“登游能累宿,肯负幽人姿。杂花半岩上,草露团葳蕤。”经过一番游览,诗人决定在这里住下。虽然路途遥远,但是诗人却毫不介意。因为他知道,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欣赏到这片美丽的山水!而在山石上生长的杂花则散发出迷人的芬芳,而草上的露珠晶莹剔透。这些美景都给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首诗通过对东林寺周围山水的描绘,展现了一幅清新秀丽的自然画卷。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以及对生活的热情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