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问梅花上苑迟,坐中南客重相思。
开帘署有青山色,对酒人如白雪枝。
驿使书来春不见,仙郎梦断月应知。
偏惊直北多烽火,昨夜关山笛里吹。

《署中有忆江南梅花者因以为赋》是明代著名文学家李攀龙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意境,展示了李攀龙对梅花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

  1. 欲问梅花上苑迟:这句表达了作者想要了解梅花生长之地的急切心情,”上苑”指的是皇家园林,”迟”字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梅花的生长速度形成对比。

  2. 坐中南客重相思:这里的“南客”指的是来自南方的客人,诗人通过这种称呼体现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梅花之美的欣赏和共鸣。

  3. 开帘署有青山色: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诗人在打开窗户时,眼前展现的是一片翠绿的山色,这里的“青山色”不仅指实际的山景,也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4. 对酒人如白雪枝:这句话将人物与梅花相结合,通过“人如白雪枝”的形象比喻,赞美了梅花的高洁和坚韧,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友人高尚品德的赞赏。

  5. 驿使书来春不见:这句揭示了季节更迭带来的变化,尽管春天已经来临,但书信却带来了一个令人失望的消息,这反映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人事难料的感慨。

  6. 仙郎梦断月应知:这里的“仙郎”可能指的是诗人的朋友或者某个具有超凡脱俗气质的人物,而“梦断月应知”则表达了一种无奈和期待,希望月亮能够传达他的哀愁和失落。

  7. 偏惊直北多烽火:这句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烽火连天的景象让人感到不安和忧虑,反映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8. 昨夜关山笛里吹:这句话以音乐的形式表现了边塞的风情,笛声悠扬,仿佛穿越了千山万水,传递到了诗人的耳中,唤起了他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通过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和深入分析,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和情感内涵,感受到诗人对于自然美和人文情怀的独特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