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裘马最翩翩,不惜黄金结少年。
今日萧条君不见,白杨秋色有谁怜。

【注释】

挽杨生:即《挽歌》诗。杨生,指作者的朋友杨某。翩翩,形容仪态潇洒。结少年:结交少年朋友。

今日萧条君不见,白杨秋色有谁怜:今天你已衰颓不堪,看不见往日的风采了;白杨树秋天的景色,又有谁能去欣赏呢?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为悼念他的友人杨炯写的。

第一句“平生裘马最翩翩”,点明这位杨炯少年时风流潇洒。这两句是写杨炯生前的情况,突出他年轻气盛、倜傥不凡的特点。

第二句“不惜黄金结少年”,说明他结交朋友不拘形式,不计金钱。这句是说,他结交的这些朋友,都是意气相投,志同道合的人,他们之间没有金钱上的往来和计较。这里用典,典出《史记·汲郑列传》。汲黯字长卿,任东海太守时,与东海郡贤豪大族的朱买臣友善。朱买臣家贫,曾受其恩惠,后来富贵显贵后便忘记旧情,朱买臣写信责骂他,汲黯回信表示自己并不求名求利,但朱买臣仍不原谅他。汲黯感慨地说:“我虽然不图名利,却不愿与小人同流合污。”汲黯死后,朱买臣为他送葬,还送了一具棺木,并写了一封致祭的信。汲黯死后十年,朱买臣被免官归乡,路过东海郡,想起当年的事,便派人把汲黯的儿子汲长卿叫来,要他代父收尸,并赠以钱物。汲长卿坚决推辞不受,他说:“我父亲生前不图名利,死后也不愿受人财物。”最后,朱买臣只好叹息着说:“你父亲真是一位君子啊!”李白在这里用这个典故来表明他对杨炯的敬慕之情。

第三句“今日萧条君不见”,是感叹杨炯已不在人世。这一句承上启下,由对杨炯的赞美转入对他的哀悼。

最后一句“白杨秋色有谁怜”,“白杨”是杨炯生前最爱的树种。这两句意思是说,如今你已衰老不堪,看不到往日的风姿了;那白杨树在秋天的景色,又有谁去观赏呢?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杨炯的无限哀伤和惋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