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人静日迟迟,检束青衿渐有规。
小子方能识痴叔,抗颜真去作人师。
床头把卷书鱼走,窗下开弦野鹤窥。
训诏有馀仍自学,知君况是少年时。
《喜橒弟开馆》是明代诗人沈周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通过描绘家庭环境的安静与和谐,表达了对侄儿学习成果的欣慰和期待。
诗词原文与翻译
诗句
家庭人静日迟迟,检束青衿渐有规。
小子方能识痴叔,抗颜真去作人师。
床头把卷书鱼走,窗下开弦野鹤窥。
训诏有馀仍自学,知君况是少年时。
翻译
- 家宅清静:家中一片宁静,只有读书声。
- 学生成长:侄子逐渐懂得了规矩,能以老师的姿态自居。
- 阅读乐趣:在床头翻阅书籍时,书页翻动的声音让鱼也感到好奇。
- 教学相长:侄子不仅学会了知识,还从叔叔身上学到了许多人生智慧。
赏析
社会背景
在古代,教育被视为立人之本,尤其是对于子弟的教育尤为重视。沈周生活在一个文人辈出的时代,他的诗作常常流露出对传统文化的尊崇和对教育的重视。
文化价值
沈周的诗歌不仅仅是对家庭生活的描述,更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他的诗风简洁明了,情感真挚,能够触动人心。
教育理念
沈周通过自己的实践证明了“教书育人”的重要性。他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做事。这种教育理念在当今社会仍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结语
《喜橒弟开馆》这首诗不仅是对家庭日常生活的描写,更是一首充满教育意义的诗歌。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家庭和谐、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对侄子未来的期望和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