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里何曾记岁华,万缘空是寿生涯。
千峰健步无筇竹,一钵加餐有饭麻。
心似青莲藏般若,眼将秋月照楞伽。
问师历腊今多少,不欲通人道吃茶。
宝林褧师八十
定里何曾记岁华,万缘空是寿生涯。
千峰健步无筇竹,一钵加餐有饭麻。
心似青莲藏般若,眼将秋月照楞伽。
问师历腊今多少,不欲通人道吃茶。
赏析:
宝林褧师八十是明代诗人沈周创作的一首七言诗《宝林褧师八十》。这首诗主要描述了宝林褧师的长寿和他对生活的热爱。诗中“定里何曾记岁华”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对生活的热情态度。“千峰健步无筇竹,一钵加餐有饭麻”描绘了宝林褧师在山林中的自在生活,体现了他淡泊名利、追求自然的生活情趣。“心似青莲藏般若,眼将秋月照楞伽”则进一步展现了宝林褧师内心的平和与智慧。最后,“问师历腊今多少,不欲通人道吃茶”以询问宝林褧师的年龄结束全诗,流露出诗人对长寿者的尊敬之情。
翻译:
定里何处还记得年轮的变迁?世间万物皆为人生旅途中的片刻。
千山如画,步履矫健,无需依靠筇竹杖。一钵清粥,简单满足,足以抵御岁月风霜。
心灵如同出淤泥而不染的青莲,内藏般若智慧。双眼如同明亮的秋月,映照佛学经典。
询问宝林褧师如今已有多少春秋,并不想沾染俗世红尘,只愿品一杯清茶。
注释:
- 宝林褧师:指宝林褧师这位高僧。
- 八十:表明宝林褧师已经年届八旬。
- 定里何曾记岁华:意味着时间流逝之快,难以记忆。
- 万缘空是寿生涯:表示所有的纷扰和经历都是生命的一部分,而长寿就是其生活方式。
- 千峰健步无筇竹:形容宝林褧师在山中行走自如,不需要拄着筇竹杖。
- 一钵加餐有饭麻:暗示宝林褧师的饮食简单,却能保持身体健康。
- 心似青莲藏般若:比喻宝林褧师的内心清净,如同莲花般纯洁无瑕。
- 眼将秋月照楞伽:说明宝林褧师具有深邃的见解和智慧,能够洞察佛学深意。
- 历腊:古时称一年,此处指年龄或岁月。
- 不欲通人道吃茶:表达宝林褧师超脱世俗,不愿参与人间的繁复交流。
这首诗不仅是对一位高僧生活状态的描述,也是对一种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沈周向读者传达了一种宁静致远、淡泊明志的生活哲学。宝林褧师的形象既是一位智者,也是一位长者,他的长寿与简朴的生活方式成为了人们学习和效仿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