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无喜亦无嗔,默默熙熙满抱春。
已办恕心何忤物,尽能虚已自容人。
卧凭高枕欺江雨,醉把深杯纳世尘。
向晚不知花在地,开门一笑堕头巾。

解析:

  1. 诗句释义及译文:
  • “慰人受侮”:安慰那些受到欺凌或不公正待遇的人。
  • “先生无喜亦无嗔”:先生(此处指诗人)没有喜悦也没有愤怒。
  • “默默熙熙满抱春”:默默地充满了春天的气息,形容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 “已办恕心何忤物,尽能虚已自容人”:已经做好了宽恕他人的心态,不会因为别人的错误而生气,能够完全放下自己,容纳他人。
  • “卧凭高枕欺江雨”:躺着的时候靠在高枕头上,好像在欺骗着江边的雨。
  • “醉把深杯纳世尘”:喝醉后拿着酒杯,将世间的尘埃都喝下肚。
  • “向晚不知花在地,开门一笑堕头巾”:等到傍晚时分不知道花儿已经落在地上,打开门时忍不住笑了起来,露出了头上的发髻。

注释与赏析:

  • “慰人受侮” - 表达了对遭受不公对待之人的同情与慰藉,展现了诗人宽厚和理解的一面。
  • “先生无喜亦无嗔” - 强调了诗人内心平和的状态,既不因外界事件而喜怒形于色。
  • “默默熙熙满抱春” - 描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与和谐氛围,仿佛整个身心都沐浴在春天的氛围中。
  • “已办恕心何忤物,尽能虚已自容人” - 表明了诗人能够宽容他人的过失,同时也能自我反省、包容他人。
  • “卧凭高枕欺江雨” - 通过比喻传达了一种超脱现实困扰、享受自然美景的心境。
  • “醉把深杯纳世尘” - 通过饮酒来忘却世间的烦恼,体现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
  • “向晚不知花在地,开门一笑堕头巾” - 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当夜幕降临,诗人发现花儿已经凋谢,不禁露出意外的笑容,这一细节增添了诗意和生活的趣味。

总结: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心灵平和、宽容与超然生活态度的诗歌。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内心感悟的表达,诗人展示了一种超越物质欲望的精神境界,以及对自然美的独特感知和欣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