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川风物新家处,一亩之居半亩苔。
虑怕市喧忙避去,便宜山近特移来。
芙蓉曲渚秋风动,雁鹜长波夕照开。
我亦曾寻偏记得,隔林高有古书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作品,全诗如下:
西川风物新家处,一亩之居半亩苔。
虑怕市喧忙避去,便宜山近特移来。
芙蓉曲渚秋风动,雁鹜长波夕照开。
我亦曾寻偏记得,隔林高有古书台。
注释:
- 西川:指四川西部的成都平原及其周边地区。风物: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新家处:新的居所或新的环境中。
- 一亩之居:形容居住面积不大,只有一亩地大小。半亩苔:一亩地里生长着一半的苔藓。
- 虑怕市喧忙避去:担心嘈杂的市集声,急忙离开以避开。
- 便宜山近特移来:觉得靠近山的地方比较方便或便宜,特意搬来此处居住。
- 芙蓉曲渚:荷花盛开的水边地方,曲渚指的是弯曲的湖泊或河流旁的小岛。秋风动:秋风拂过水面,泛起了涟漪。
- 雁鹜长波:大雁和鸭子在宽阔的水面上游动,长波指的是水面上波浪绵延不断。夕照开:傍晚的阳光照耀在大海上,波光闪烁。
- 我亦曾寻偏记得:我曾寻找这个地方,特别记得这里的风景。
- 隔林高有古书台:隔着树林可以看见一个古老的读书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新居环境的感慨与喜爱。首句表达了作者刚搬到一个新环境的心情,虽然只是一亩大小的住所,但周围环境却十分优美。中间两句则表现了作者对于嘈杂的市井生活的厌倦,以及对于安静自然的向往。后两句描述了作者在自然美景中寻找记忆深处的景色——一个古老的读书台,这既是对往昔的追忆,也反映了他对于知识的追求和对文化的尊重。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对美好自然环境的珍视以及对宁静生活状态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故乡情感的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