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迂的是荆关手,聊复从迂写素秋。
莫道西山无爽气,我于东野合低头。
林墟压叶吹高帽,沙水飞沤掠远舟。
一个小亭逍遣得,尽将吾道付沧洲。

诗句释义与分析:

  1. “知迂的是荆关手”
  • “知迂”意指了解并欣赏某种迂回或不直接的方式。
  • “荆关手”可能指的是荆浩、关仝等五代十国时期的著名画家,他们擅长以简练、概括的手法表现对象,不被传统的细节所拘束。
  • 这一句表达了对这种风格的欣赏和赞同。
  1. “聊复从迂写素秋”
  • “聊复”表示姑且或仅仅。
  • “从迂”再次提及“荆关手”,强调其风格特点。
  • “写素秋”即描绘秋天的景象。
  • 这一句可能是在讨论秋天的主题或是用简洁的方式来描绘秋天,体现了作者对简约艺术的偏爱。
  1. “莫道西山无爽气”
  • “莫道”是不要说的意思。
  • “西山”通常指代自然景观中的山脉,这里可能象征着一种高远、清新的氛围。
  • “爽气”常用来形容空气清新、环境宜人。
  • 这一句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对清新氛围的追求。
  1. “我于东野合低头”
  • “我于东野”可能是指诗人身处东部田野之中,感受到自然的美。
  • “合低头”意味着默默地、谦逊地接受自然赋予的美好。
  • 这一句传达了一种谦逊、敬畏自然的态度。
  1. “林墟压叶吹高帽,沙水飞沤掠远舟”
  • “林墟”形容树林间空地,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
  • “压叶”形容叶子被风吹得很低,形象地描述了风的力量。
  • “高帽”在这里可能是一种比喻,指风力之大足以吹动帽子。
  • “沙水”描述的是沙滩上的水流,可能指河流。
  • “飞沤”即飞溅的水花,形象地描绘了水流动态的美。
  • 这两句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示了大自然中风和水的动态美。
  1. “一个小亭逍遣得,尽将吾道付沧洲”
  • “小亭”指的是一个小巧玲珑的亭子,可能位于某个风景优美的地方。
  • “逍遣得”意为在这里得到释放或解脱。
  • “尽将吾道付沧洲”表达了将个人的艺术追求或哲学思想寄托于自然的怀抱之中,与自然和谐共生。
  • 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表达诗人的情感,展现了一种简约而深邃的艺术风格。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观察和深刻感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简朴生活方式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自然气息和艺术美感,是一首典型的中国古典山水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