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欲延春奈子规,声声催到绿阴时。
迟来杜牧惟逢叶,深信秋娘空折枝。
悲溅泪边何忽忽,闷低头处共垂垂。
淹留墙脚䔍黄甚,蝶已无情蚁有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是诗句的解释:

  • 花欲延春奈子规,声声催到绿阴时。

  • “花欲延春”指的是花朵想要延续春天的气息,但“子规”(即杜鹃鸟)的鸣叫又使得春天的美景难以持续。

  • “声声催”表示杜鹃鸟连续不断地鸣叫,催促着春天的结束。

  • “绿阴”通常指的是树荫,这里可能是指春天的景色被杜鹃鸟的声音所打断,让人无法欣赏。

  • 迟来杜牧惟逢叶,深信秋娘空折枝。

  • “迟来杜牧”指的是晚来的杜牧(唐朝著名诗人),他的到来只是与秋天的落叶相伴。

  • “深信秋娘”指的是相信秋天的女子,她的到来只是与凋零的花朵相伴。

  • “空折枝”意味着虽然花儿凋零,但人们还是愿意等待,希望能见到秋天的美景。

  • 悲溅泪边何忽忽,闷低头处共垂垂。

  • “悲溅泪边”指的是悲伤的情绪如同泪水一样流淌在脸颊上,形容心情沉重。

  • “闷低头处”指的是郁闷地低下头去,形容心事重重的样子。

  • “共垂垂”可能是指低着头的状态让人感到时间过得很慢,就像头发一样慢慢地垂下。

  • 淹留墙脚䔍黄甚,蝶已无情蚁有私。

  • “淹留墙脚”指的是停留或逗留在某处,这里的墙脚可能是指花丛或草丛等地方。

  • “䔍黄”可能是“沾黄”的误写,意为沾满黄色的东西。

  • “蝶已无情”可能是指蝴蝶对于周围的事物已经失去了感情,只在乎自己的飞行和享受。

  • “蚁有私”可能是指蚂蚁有自己的私事,不会关心周围的情况。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花、鸟、人的描绘,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时间的无奈。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珍惜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很有艺术价值的古代诗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