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篇忠告慨慷辞,字字中间有涕洟。
天下二归心属舌,隆中三顾道存伊。
老臣虚已六未解,瞒子输才十倍之。
谨论堂堂诚激烈,孤忠痯痯力驱驰。
转征南北思何远,怆及桓灵语更危。
开济莫酬徒有策,英雄先死却无时。
天荒大野星俄陨,水啮空江石不移。
不朽文章千载事,后人能鉴乃能悲。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在这首诗中,借诸葛亮的《出师表》抒发自己的志向和抱负。

首联两句:“两篇忠告慨慷辞,字字中间有涕洟。”大意说:两篇忠心耿耿的忠告,字里行间都饱含着泪水。这里“谆谆”是诚恳的意思;“谆谆”指诚恳地反复劝勉别人。泪,眼泪,泪水。涕,眼泪。这句的意思是:两篇忠心的忠告,字里行间都是含着泪水的。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

颔联两句:“天下二归心属舌,隆中三顾道存伊。”大意是说:天下人都归附他的意志,他的高深的道理被刘备所重视。“二归心”即指天下人。“属舌”,犹言倾吐己意。“道”,指道理、策略。“三顾”,指刘备三次去拜访诸葛亮。这里指的是刘备对诸葛亮十分重视。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

颈联两句:“老臣虚已六未解,瞒子输才十倍之。”大意是说:我这个年迈的老臣还谦虚自贬,而诸葛亮却能以十当百,才华超群。“虚己”,谦虚自抑。“六未解”指没有理解透彻的意思。“瞒子”,指诸葛亮。“瞒”,是“亮”的古音。“才十倍之”指才能超过自己十倍。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才智的钦佩之情。

尾联两句:“谨论堂堂诚激烈,孤忠痯痯力驱驰。”大意是:我谨慎论述您那崇高的节操真是激动人心,您的忠诚精神真能驱使人们勇往直前。“论”,指评论。“痯痯”,形容忠诚坚定的样子。“孤忠”,指自己对国家的一片忠心。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忠诚的赞美之情。

尾联两句:“转征南北思何远,怆及桓灵语更危。”大意是说:转战南北的思绪何其遥远?想到汉朝的桓帝、灵帝时期政局动荡不安,令人忧虑。“转征”,泛指到处奔波。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之情。

最后两句:“开济莫酬徒有策,英雄先死却无时。”大意是说:振兴国家的事业没有实现,只能空有良策。英雄先死了,却没有时间了。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英雄事业不能完成,英雄先死的感慨之情。

这首诗的意境深远,情感丰富,既有对诸葛亮才智的赞扬,又有对其忠诚精神的赞美,还有对时局的忧虑和对英雄事业的感慨,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思想感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