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妇视姑疾,转革心彷徨。
潜以肉代药,誓为续命汤。
存姑若无已,剸刀若无伤。
脔落痛不入,人知云未尝。
皇天助肉神,一啖姑下床。
子澄哭其创,掩口使勿扬。
汝扬义则过,违教理非当。
肢体具父母,克全孝之常。
此盖迫不忍,事出仓卒肠。
复有窆亲地,既为豪所攘。
归璧须大力,妇人本何遑。
拔我金雀钗,脱我明珠珰。
别壤吉可买,抱骨改其藏。
愤懑终莫释,悒悒致殂亡。
豹毙尚还文,麝死可留香。
孝妇虽已矣,令名身后光。
【译文】
崔孝妇侍奉婆婆,病重心焦。她偷偷地用肉代替药饵喂婆婆,誓要救婆婆的命。婆婆得救了,她就像没有事一样。剖开肉块,不伤婆婆的身体。肉块掉下,也不让疼痛传染到婆婆身上。人们知道这是孝妇做的,但都说她没有这样做。
皇天帮助了肉神,一吃肉就使婆婆能起床。子澄为婆婆包扎伤口,怕别人知道是孝妇做的而阻止他不要张扬。子澄认为义过当了,违背了母亲的教导是不合适的。身体是父母的,能够保全他们的孝心,这是他应该做的。
这完全是迫不得已的事,事情来得突然,肠子都急麻了。又有埋葬亲人的地方,被豪强霸占。拿回祖传的金钗,脱下明珠耳环。改葬时,买一块吉地,抱着遗骨重新安葬。愤懑不平的心情一直不能释怀,终于悒悒而死。
豹死后还归文豹,麝死还可以留下麝香。虽然孝妇死了,但她的名字却流传在身后。
【赏析】
此篇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以孝妇代指其母崔氏,通过描写孝妇对婆婆的精心照料,以及婆婆的康复过程,赞扬了她的孝道精神。全诗语言简练、形象生动,表达了对孝道的赞美和敬仰之情。
首联“孝妇视姑疾,转革心彷徨”描绘了孝妇侍奉婆婆、关心病情的情景。孝妇内心焦虑不安,如同徘徊不定的转轮。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了孝妇对婆婆深深的关怀和担忧。
颔联“潜以肉代药,誓为续命汤”进一步展示了孝妇的行动与决心。她暗中将肉作为药物,承诺要像续命汤一样拯救婆婆的生命。这里的“誓”字,既表明了她的决心和信念,也展现了她的善良和无私。
颈联“存姑若无已,剸刀若无伤”则描述了孝妇对婆婆的关爱和照顾。她如同一个无微不至的母亲,为婆婆削去刀伤,使其恢复健康。这一细节充分体现了孝妇对婆婆的爱意和关怀。
尾联“子澄哭其创,掩口使勿扬”进一步描绘了孝妇的行为举止。子澄为婆婆的伤口哭泣,并用手捂住嘴巴,不让哭声传播出去。这一细节展现了孝妇内心的悲痛和无奈,同时也传达了她在困境中所表现出的勇气和坚定。
整首诗以孝妇为核心人物,通过对她的行为举止和心理活动的细腻刻画,展现了她对婆婆的深厚感情和无私付出。诗中使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诗句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同时,诗歌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意义,即孝道的重要性和价值。